胡歌|深扒胡歌的「演技」,我一言难尽:再不跳出梅长苏和李逍遥就晚了( 四 )


为何偏偏胡歌就不可呢?
原因很现实 , 现实到残酷的那种 , 不是每个演员都适合用“亡命逃匪”转型 , 如果没有外型的优势 , 那么内在的气质就成了赛末点 。

很可惜的是 , 这两点胡歌皆没有 。
胡歌本就是个孝顺的乖孩子 , 他没有任何几乎体验做坏人的感受 , 单靠着模仿似乎无法入木三分 。
加上出生在上海徐汇区 , 从小一帆风顺的胡歌 , 更是无法理解小人物无能为力的悲怆 。
中年的胡歌很想演一个叛逆的反派来证明自己突破以往的条条框框 , 但这样的期待往往事与愿违 , 在他的表演下 , 这种角色总有种富家公子微服私访的错位感 。

记得鲁豫和胡歌进行访谈时 , 说过一句很恰当的话:
“他可能会叛逆一辈子 , 但一辈子也叛逆不了 。 ”

胡歌对于自己转型之路似乎走向了误区 , 他觉得转型一定要出演和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 , 这才叫挑战 。
可胡歌却忽略了深度这个问题 。 他在演员的广度上已经做得够多了 , 他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角色 , 想方设法进行突破 , 但在很多角色的深度上 , 胡歌还是有着不足的一面 。
为什么大家对梅长苏这个角色评价很高?
除去整个剧本质量上乘之外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人物角色很有深度 , 观众们可以从他的表演中读到很多 , 胡歌做到了与角色的对话 , 也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

演员不是万能的 , 不可能诠释好每一个角色 , 如果对于某一类角色都无法吃透的话 , 那么其他角色更何谈入戏 , 乃至和观众产生共鸣呢?
广度是突破的一个途径 , 但深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这一部分甚至比广度更重要 。
将一类角色演到极致 , 又何尝不是一种突破?

努力不该被嘲讽
当人们谈论起演员时 , 总会不自觉将他们分类 , “天赋型”和“努力型”似乎是一种公认的划分方法 。
可不知道从何开始 , “天赋型”演员就是高高在上 , 而“努力型”演员则会被大家嘲讽 。
什么时候开始“努力”成了一种耻辱?
胡歌的演技的确比不上很多天赋异禀的演员 , 说的再残忍一点 , 就算他这辈子演到头可能都无法超越那些人 。

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那样 , 比不过那些天赋好的人 , 难道我们就整日“摆烂”吗?
“笨鸟先飞”听起来老到掉牙 , 但却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 胡歌从出道到现在一直在成长 , 这个成长的过程可能很慢 , 但明眼人看得出来 , 他的演技如滴水穿石 , 虽然缓慢但也在进步 。
可观众们太渴望看到一个结果了 , 希望胡歌立马变成一个演技老道的演员 ,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

但另一个方面来看 , 观众们觉得胡歌有成为更优秀演员的潜力 , 这是源于内心的仍同 , 而他的尽职尽责也值得有着更好的未来 。
胡歌就像班级里中上等的学生 , 靠着努力取得了如今的成绩 , 可还是学不过班级里天生聪慧的人 。
他努力没有错 , 也不应该被人抓住这个点嘲讽 。 如果努力都成为了一种错误 ,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道路呢?

胡歌是个优秀的演员 , 这一点观众大多是认可的 。
比起很多极端的评价 , 得哥更倾向于他有着演技 , 而且他的演技比同期很多人强 , 但他表演中那股执拗的身份错位和对自己的强求误解 , 还是让他在造神路上举步维艰 。

跳脱梅、李两个角色之余 , 如何让一个角色变得有深度 , 表演更自然 , 是胡歌当务之急应该解决的问题 。
他在演员这条道路上苦苦求索已久矣 , 广度上他完全没有问题了 , 而深度却成为了他的缺陷 。
不要着急去挑战新角色 , 在自己的一方天地登峰造极也未尝不可 。
当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 深度每进一寸 , 都是天崩地裂的进步与革新 。

现在的胡歌风华正茂 , 无论是人气、口碑还是自身的态度、资源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箭在弦上引弓待发 。
只要他在角色塑造上从自然、力度、深度三个维度完成了突破 , 那必然鹰击长空 , 未来不可限量 。
这次《县委大院》也是胡歌沉寂很久之后的作品 , 接下来还有合作“大奖专业户”王家卫的《繁花》 , 马上又要开启刷屏模式 。
胡歌 , 加油吧!属于你的时代触手可及 。
【胡歌|深扒胡歌的「演技」,我一言难尽:再不跳出梅长苏和李逍遥就晚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