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改写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的古诗

刘禹锡(772年~842年) , 字梦得 , 籍贯河南洛阳 , 生于河南郑州荥阳 , 自述“家本荥上 , 籍占洛阳”  ,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 , 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 , 涉猎题材广泛 ,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 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 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 论述天的物质性 , 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 , 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 一起来看看吧!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唐代
尘中见月心亦闲 , 况是清秋仙府间 。
凝光悠悠寒露坠 , 此时立在最高山 。
碧虚无云风不起 , 山上长松山下水 。
群动悠然一顾中 , 天高地平千万里 。
少君引我升玉坛 , 礼空遥请真仙官 。
云拼欲下星斗动 , 天乐一声肌骨寒 。
金霞昕昕渐东上 , 轮欹影促犹频望 。
绝景良时难再并 , 他年此日应惆怅 。


这首诗共十六句 , 每四句一韵 , 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 , 有月之景 , 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 , 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 , 写欲仙之感 , 由景及情 , 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 , 写日出月落 , 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 , 略出桃源别后 , 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 , 情调随景而移 , 有起伏跌宕之感 。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 , 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 。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 , 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 。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 , 可以说百人百解 。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 , 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 , 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 , 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 。也许这种种理解 , 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改写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的古诗】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改写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的古诗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