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石器是在非洲的 旧石器时代,位于法国南部

6月19日至21日,世界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巴·尤赛福等人考察了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研究、保护和展示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洛南县计划投资4800万元,建设旧石器考古博物馆
考古发掘
洛南盆地发现旧石器点300余处
洛南县距离古都西安100余公里,是商洛市唯一一个黄河流域县 。近日,在北京大学教授王幼平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的陪同下,巴·尤赛福教授考察了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 。据了解,洛南盆地旧石器考古工作自1995年开始,至今已有19年之久,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地点300余处,时代跨越距今80万年至5万年的漫长历史
除国保单位花石浪遗址外,洛南盆地旧石器考古经过抢救性发掘的还有孟洼和张豁口等旧石器遗址 。考古人员在这些遗址中采集到了大量旧石器标本和哺乳动物化石,其密集度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十分罕见,使洛南成为中国旧石器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中心,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
2011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在对洛南县孟洼旧石器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的间隙,对附近南洛河干流与南部支流县河之间的“四十里梁塬”地带进行旧石器遗址普查工作 。这次普查,意外地在城关镇中心村张豁口已建成民居的一处黄土地层剖面上采集到数十件石制品,同时考古人员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梁脊顶部,都能在地表看到散落着数量不等的石制品 。
从2011年4月到10月,考古队对张豁口遗址的抢救性发掘,虽然仅揭露遗址170余平方米,但出土的数量和类型却很惊人 。而更让考古人员兴奋的是,本次抢救性发掘中出土的手斧、薄刃斧、大型石刀等石器与向来被认为是属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流行的阿舍利石器工业的器物相吻合 。这一发现对于探讨远古人类生存、演化、迁徙和互动提供了重要资料,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
王社江说,1995年,他们曾经在洛南盆地旷野旧石器地点群采集到的一定数量的阿舍利类型器物,但是它们已经脱离了原生的埋藏层位,而这次的发现则首次从地层关系证明了这类器物在洛南盆地出现的时代 。
据了解,阿舍利文化是旧石器文化中的一个阶段,距今170万年至20万年间,因最早发现于法国亚眠市郊的圣阿舍尔而得名 。它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左右对称的石器,多类型组合,例如:手斧、手镐、薄刃斧、砍砸器、大型石刀等 。它的出现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生产标准化器物的意识和能力 。在这次为期3天的考察中,巴·尤赛福教授认为,中国秦岭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工作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他预祝这里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
发现过程
村民盖房时挖出大量石器
大量石器的出土让洛南一下成为国内外考古界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最大的收益就是发掘时每天去“工地”可以领到五六十块钱的工资 。今年72岁的苏存保是洛南县城关镇中心村四组的一个村民,他家的新房离当时的发掘点只隔一个围墙 。说起2011年的那次考古发掘,苏存保连说没想到,他们家附近还有这么珍贵的东西 。他说,他们当初修房子时地下就挖出了很多小石头,但是当时谁都没有在意,因为这样的石头在农村太常见了,他们就把这些石头拉去另一个地方倒了 。而正是苏存保家盖房子挖出来的黄土剖面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 。苏存保说,那段时间被称为本地考古专家的刘顺民经常从他们家后面的一条大路上经过,后来有一天刘顺民从他们家旁边的土坡上捡了几个石头,说这个可能是文物 。当时他还不相信,心想就一块普通的石头么,怎么就成了文物
过了不久,就来了一群人在他们家旁边的地里丈量,其中有个人就是王社江 。他说,王社江来了以后,带人在地里转了一圈,捡了几个在他们看来很普通的石头 。苏存保的老伴也跟着说,那个石头他们在种地时经常看到,因为影响耕种,很多人都把这些石头捡的扔了,还有人用大点的石头做界石 。“王社江来了以后说,你们这些人真是,这么珍贵的东西被你们当界石了 。”
据苏存保讲,当时他们那里的挖掘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从2011年5月左右开始的,一直持续到8月份;后来又挖了一次,这次持续到11月份才结束 。因为挖掘地点就挨着他家的房子,苏存保也就成了村民挖掘小组中的一员 。苏存保说,当时参加挖掘的每个人可以得到50块钱,光他们村就有十几个人参加了那次考古挖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