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的传说,武夷岩茶大红袍茶文化

【大红袍的传说,武夷岩茶大红袍茶文化】文章目录[隐藏]

  • “大红袍”传统制造技艺亮相中国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
  • 大红袍茶叶品鉴形状包裹慎密,有点稍微的扭曲感
  •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文化
“大红袍”传统制造技艺亮相中国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浏览大图▲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造技艺传承人刘国英(左)在展现制造技艺“揉捻”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造技艺已有300多年历史,武夷岩茶“大红袍”制造技艺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浏览大图▲ 8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造技艺传承人叶以发(前)在展现制造技艺“摇青” 。当日,2015中国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在厦门举行 。来自武夷山的茶农现场展现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造工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观看 。

大红袍茶叶品鉴形状包裹慎密,有点稍微的扭曲感 大红袍是高山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的高山上,是少见的岩茶 。大红袍历史悠久,在宋代就已经是“贡茶”,至今在福建的岩石壁上还留下了“大红袍”的古代石刻 。现在,大红袍依旧是“茶中之圣”“茶中状元” 。大红袍形状包裹慎密,有点稍微的扭曲感,颜色呈现出乌玄色,外面有油光,灯光下或者阳光下有淡淡色泽 。冒充的大红袍看起来对照缭乱,碎茶多 。冲泡后,大红袍叶片舒展,每一片都是单叶,茶汤的颜色橙黄明亮,有兰花的香味,第一次入口会以为有点苦,也有人以为是苦中带甜 。冒充的大红袍冲汤后,茶汤中有杂质 。若在很远就能够闻到浓郁的香味,则很可能是加入了香料,冲泡一次后,香味就会消逝殆尽 。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 。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肖 茶叶知识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文化武夷岩茶文化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 。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 。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 。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