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基地、“包山拾菌”、彩色水稻…在花海、林下感受昆明生物...



蔷薇基地、“包山拾菌”、彩色水稻…在花海、林下感受昆明生物...

文章插图
“山上有林子,山中有菌子,山间有塘子,山沟有谷子,村中有游子” 。在昆明市宜良县完整地保留原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真正走出了一条“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生态发展新路子 。而位于阳宗海湖畔的昆明南国山花蔷薇属培育基地鸟语花香,各式各样的鲜花在这里竞相绽放,同时这里也是国内活体种类最多的蔷薇属植物保育基地 。
8月24日、25日由省委宣传部、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的“传统与现代·云南生态智慧——COP15云南生物多样性主题采访行”来到了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 。在花海里、林子下感受昆明生物多样性 。
蔷薇基地、“包山拾菌”、彩色水稻…在花海、林下感受昆明生物...

文章插图
国内活体种类最多的蔷薇保育基地
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流域面积192平方公里,湖面面积31.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7米,平均水深20米,总蓄水量6.17亿立方米,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 。位于阳宗海湖畔的昆明南国山花蔷薇属培育基地是国内活体种类最多的蔷薇属植物保育基地 。
蔷薇基地、“包山拾菌”、彩色水稻…在花海、林下感受昆明生物...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在基地放眼望去,满山的绣球花竞相绽放 。基地在物种培育之余,坚持野生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使传统优良品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此外,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推行花卉露天山地种植模式,探索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运用节水灌溉、精确施肥、雨水收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鲜切花低碳排放及环境友好型生产 。其中,基地作为木本花卉种质资源及实验生产基地已种植800余亩,年产鲜切花300万枝(扎),是国内唯一的南半球木本花卉山地花园 。
蔷薇基地、“包山拾菌”、彩色水稻…在花海、林下感受昆明生物...

文章插图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已收集国内外蔷薇属资源1800余种,绣球属资源属100余种,南半球木本花卉200余种 。未来,基地将继续改善和保护环境,将基地打造成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不同用途的新技术实验示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 。
蔷薇基地、“包山拾菌”、彩色水稻…在花海、林下感受昆明生物...

文章插图
花卉加创新,营造优美环境
宜良地处昆明主城东南,辖区内共有植物资源684种(分属140科、459属),其中珍稀濒危物种13种(包括金铁锁、滇牡丹、白芨、小舌唇兰、长距玉凤花、宽萼角盘兰、西南手参、小班叶兰、香花羊耳蒜、绶草等);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16.62万亩,主要有盆栽花、绿化苗木、鲜切物资源261种,其中兽类58种、鸟类176种、两栖动物27种;共有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22种(宝洪茶、宜良顶芒、宜良长芒、臭参、糠皮枣、野葡萄等) 。
蔷薇基地、“包山拾菌”、彩色水稻…在花海、林下感受昆明生物...

文章插图
在宜良,有一种花是代表宜良的花,那就是县花——三角梅 。采访人员来到为君开三角梅基地,在基地看到不同颜色的三角梅,花瓣呈现出黄色、粉色、白色,不同颜色交错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七彩画卷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基地建有种植基地3000亩 。其中,建设三角梅高标准自动化温室大棚6万平方米,年产三角梅达2100万株,年营业收入达9000万元以上 。
三角梅,别名九重葛、筋杜鹃、三角花、叶子梅、南美紫茉莉等常绿攀援状灌木 。原产于南美洲,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并广泛用于家庭园艺、园林绿化、市政景观工程等,成为各地深受市民喜爱且广泛应用的一种观赏花木 。
蔷薇基地、“包山拾菌”、彩色水稻…在花海、林下感受昆明生物...

文章插图
宜良县也正因为它的这一特点融入了大量的创新思维,充分展现三角梅的观赏性,将三角梅产业资源和休闲旅游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苗圃、苗木、园区平台的叠加功能 。通过培育三角梅专业合作社,打造以三角梅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和文创产品,营造环境优美、苗旅结合的和谐生态环境 。从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入手,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景观,既能吸引游客休闲度假,又能促进三角梅产业发展,获得苗木、旅游双项收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