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 。深海机器人与装备需要高强度金属耐压外壳或压力补偿系统来保护内部机电系统 。浙江大学李铁风等从深海狮子鱼“头部骨骼分散融合在软组织中”这一生理特性提取仿生灵感,揭示深海极端压力条件下软机器人功能器件破坏及驱动失效的内在机制;提出硬质器件分散融入软基体实现内应力调控的方法,以及适应深海低温、高压环境的电驱动人工肌肉融合制造方法;建立万米深海软机器人的系统构造方法和驱动理论 。所研制的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实现10900米海底深潜和驱动,在南海海平面以下3224米实现深海航行 。该研究大幅降低深海机器人的重量及经济成本,推动软体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 。
文章插图
2021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10:北极游隼迁徙路线成因与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供图
——揭示鸟类迁徙路线成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 。“迁徙生物如何发现其迁徙路线?”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议题,也是《科学》(Science)杂志125个最具挑战性科学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等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发现游隼主要使用5条路线穿越亚欧大陆,西部游隼表现为短距离迁徙,东部为长距离迁徙 。在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转换过程中,冰川消退所导致的繁殖和越冬地变迁,可能是迁徙路线形成的主要历史原因 。研究还发现迁徙距离更长的游隼携带ADCY8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与长时记忆形成有关,表明长时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 。该研究结合遥感卫星追踪、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研究手段,通过多学科整合分析方法阐明了鸟类迁徙路线变迁成因和遗传基础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旨在展示中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 。2021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等5家编辑部共推荐了310项科学研究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皆是在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 。2021年12月,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初选会议组织专家从推荐的310项科学进展中遴选出30项进展进入终选 。终选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和项目负责人、原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以及项目首席科学家等35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对30项候选科学进展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火星探测、空间站等入选】
推荐阅读
- 2021双十一活动什么时候开始?
- 天猫店铺月度考核营业额标准 天猫店铺年度销售额目标
- 10个痛风9个男?为什么痛风偏爱男性?
- 懂车帝评选年度车型名单
- 2021年税务师准考证打印时间是何时?
- 用数据说话,2021悬疑剧全面复盘
- 怎样查2021年医保缴费没?
- 2021年中秋节高速公路免费吗?
- 2021房贷利率最新利率表是怎样的?
- 2021年规定年假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