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忠|“深爱”马季,“辞退”姜昆,唐杰忠做捧哏,光芒从未被掩盖( 二 )


刘宝瑞是“单口大王” , 也说过对口和新相声 。
对于来学相声的后生 , 他都能做到来者不拒 , 热情主动把知识传授给他们 。

刘宝瑞 马三立
1959年 , 唐杰忠拜师刘宝瑞 。
为了捧徒弟 , 刘宝瑞亲自为唐杰忠捧哏 。
对口相声有两个角色:逗哏和捧哏 。
在观众眼里 , 能抖包袱的逗哏是主角 , 随声附和的捧哏只能算配角 。
师徒登台 , 多是师父做捧哏 , 因为徒弟不成熟 , 需要师父在一边捧着徒弟往前走 。
这期间 , 刘宝瑞教给了唐杰忠《对春联》《八扇屏》《我的历史》 。 后来还教他创作 , 一起表演过《柳堡的故事》 。
除了传授相声知识 , 刘宝瑞还教唐杰忠如何待人 , 如何处事 , 如何接物 。
无私教学 不收费用 不图回报 。
唐杰忠日后收徒也是如此 。

02收徒巩汉林、徐锦江很少有人知道 , 小品演员巩汉林 , 曾拜师唐杰忠 。
1988年 , 巩汉林拜师唐杰忠 。
在师父的鼓励下 , 巩汉林来到北京发展 。
刚到北京 , 巩汉林就遇到个难题 。
北京对他而言人生地不熟 , 唐杰忠帮着解决了住的问题 , 连家里看的电视都是师父准备的 。
可巩汉林拜师之后 , 没多久就“叛变”了 。

本来相声说得好好的 , 师父也把他领进了门 , 结果他“剑走偏锋” , 演起了小品 。
唐杰忠非常大度 , 看到他演小品之后并没有责怪 , 而是非常认真地告诉他:
“汉林 , 我发现你这小品演得是真好 , 我倒是希望你在这方面发展 。 ”
唐杰忠当年怎么进入相声界 , 巩汉林便有样学样 , 怎么进入了小品界 。
每当提及这件事 , 巩汉林总会感激之情难抑 。

唐杰忠一生 , 共收过26名徒弟 , 除了巩汉林之外 , 最有名气的当属香港演员徐锦江 。
徐锦江生于黑龙江 , 自幼便跟父母移居广州 , 后又到香港发展 , 一直讲不好普通话 。
香港回归以后 , 徐锦江把事业转向内地 , 每每拍戏都需要配音 。
为了说好普通话 , 避免麻烦 , 徐锦江遇到唐杰忠 。
两人一见如故 , 唐杰忠没有收徒的想法 。 倒是徐锦江 , 了解了相声对语言的要求后 , 执意要拜师 。
经过多次恳求 , 唐杰忠收徐锦江为关门弟子 。

那一批共收了7位弟子 , 由李金斗主持收徒仪式 。
徐锦江大部分时间都在拍戏 , 花在相声上面的心思很少 , 但普通话却说得越来越好 , 后来拍戏基本不用带配音了 。
师徒同台说相声的机会很少 , 唐杰忠便以另一种方式捧徒弟 。
徐锦江去河北卫视参加综艺节目 , 唐杰忠亲临现场 。
见面后 , 除了深情拥抱 , 徐锦江边流着感激的泪水 , 边跪拜行礼 。

徐锦江在绘画方面颇有建树 , 曾拜师关山月学习国画 。
后来 , 徐锦江在北京办画展 , 时年83岁的唐杰忠 , 拄着拐棍前去捧场 。

除了捧徒弟 , 唐杰忠甘做绿叶 , 让三位逗哏站在聚光灯下 。
03“爱上”马季“马唐组合”享誉20年 , 他们俩走到一起 , 还有一段历史 。
拜师刘宝瑞以后 , 唐杰忠被安排在说唱团 , 与马季一起学习 。
当时 , 马季也是一位青年演员 , 且已经小有名气 , 抖包袱张嘴就来 。
马季知道唐杰忠是部队里培养出来的演员 , 心里非常喜欢 。
唐杰忠也“深爱”马季 , 欣赏马季 。

而且在这欣赏中 , 还带着几分崇拜:“第一次看他的表演 , 听到他的声音 , 感受着他在语言方面的魅力 , 便不由自主迷恋起来 。 ”
因为马季 , 唐杰忠被调到了广播说唱团 。
当过兵的人应该都知道 , 部队培养一个专业人才很不容易 , 不干十几二十几年 , 很难从那里离开 。
马季与唐杰忠相互欣赏 , 有心想要跟他搭档 , 便书信一封 , 希望部队批准唐杰忠调动工作 。

马季并非手眼通天 , 但跟大将罗瑞卿私交甚好 。
罗瑞卿经常去看马季的演出 , 所以收到信后作出批示:“部队即使勉强 , 也要支援他们 。 ”
就这样 , 唐杰忠换了工作单位 , 与马季的合作也顺利展开 。
除了合作 , 唐杰忠与马季亲如兄弟 。

1967年 , 马季的妈妈花一年的工资 , 为唐杰忠买了一辆锰钢自行车 。
后来在采访中 , 唐杰忠清楚地记得 , 自行车是花194块买来的 。
那个年月 , 有一辆自行车 , 不亚于当今有一辆高档轿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