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茶生产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调查( 二 )


山西已经成为国内市场较有影响的主销区之一 。茶城和茶商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据业内人士解标估计,山西茶叶市场的年销售额在30亿元左右 。而这块蛋糕,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扩大,行业洗牌也在所难免 。
茶消费——
多茶类并进,消费结构更趋现代化
从老百姓喝茶的类别来看,喝茉莉花茶的人数已经由历史上的98%降到了50%左右,喝绿茶和乌龙茶的人数上升到了30%-40%,还有10%的人对黑茶 (含普洱茶)、白茶表示了需求和青睐,而黄茶也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 。
未来的茶叶消费呈现出的趋势是,多茶类并进,以大宗茶为主转向以名优茶、名牌茶为主,消费结构更趋现代化、多元化 。红茶在金骏眉等的带动下,呈现不断上升的势头;绿茶则一直在茶类消费中保持主导地位;乌龙茶,主要是铁观音,因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和特有的香味独受追捧;普洱茶则在山西市场上稳占一定的份额 。
从老百姓的消费支出来看,茶叶的人均消费额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成正比 。2009年,我省人均消费支出是25.04元,低收入户的消费支出是18.05元,高收入户的支出是32.47元 。同时,数据显示文化程度越高,人均消费额度越高 。
茶作为世界健康三大饮品之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0岁-40岁的上班族中喝茶的人多起来即是一个信号 。而各式茶馆、茶楼的出现,开始引导消费者品下午茶、吃茶膳 。茶食品、保健类茶品,将会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
茶发展——
拓展延伸,历久弥新待提升
茶业,一个历久弥新的常青产业,正在成长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促进山西茶叶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茶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 。2012年,山西首届茶博会和太原国际茶博会的举办,集中展示了各类茶品、茶具、茶艺、茶道、茶文化以及茶商、茶城,并举办了茶文化论坛等,借由茶文化交流,增加茶产业的附加值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茶叶展评组委会主任杨力认为,茶博会是一个载体,可以搭建起山西与外界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
茶馆茶楼业是茶为国饮的窗口,对推动茶消费、展示茶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现在已有茶楼、茶馆等700多家,太原占到2/3 。作为一种古老兼现代的消费模式,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山西茶文化资源,创造出一种大众乐于追捧,易于走进千家万户的健康、便捷、富有诗意的都市时尚生活新方式,可以提升茶文化品位,促进茶消费和茶产业发展 。
【关于山西茶生产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调查】茶叶企业和品牌发展的趋势是茶产业、经济、科技和文化高度融合,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综合体 。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等有机结合,能拓展和延伸茶产业链 。如大红袍与福建武夷山的旅游相结合,几乎在当地就销售一空 。我省藏山的松针茶、芦芽山的毛尖、太行山的连翘均可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提升其内在价值 。同时,茶科技是茶产业之翼 。国家级茶叶审评技师、高级茶叶审评师曹六荣建议,要进一步推进茶叶研究,为茶产业提供一个现代化的科研平台,吸纳企业参与科学研究,提升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 。大同已经成为我国苦荞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且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是,现在还处于粗加工阶段,如果能进行精细加工,与茶科技相结合,将大大提升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