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八种架构设计模式及其优缺点概述( 五 )


细谈八种架构设计模式及其优缺点概述

文章插图
 
如上图所示,多了一个弹性伸缩服务,用来动态的增加、减少实例 。原理上非常简单,但是这个模式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呢?先说说由来和意义 。
每年的双11、六一八或者一些大促到来之前,我们都会为大流量的到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提前准备10倍甚至更多的机器,即使用不上也要放在那里备着,以防万一 。这样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
每台机器配置、调试、引流,以便让所有的机器都可用 。这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容易出错 。
如果机器准备不充分,那么还要加班加点的重复上面的工作 。这样做特别容易出错,引来领导的不满,没时间回家陪老婆,然后你的老婆就......(自己想)
在双十一之后,我们还要人工做缩容,非常的辛苦 。一般一年中会有多次促销,那么我们就会一直这样,实在是烦!
最严重的,突然间的大流量爆发,会让我们触不及防,半夜起来扩容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为此,我们偷懒起来,要更多的机器备着,也就出现了大量的cpu利用率为1%的机器 。
我相信,如果你是老板一定很震惊吧!!!
哈哈,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请接着看
为此,首先把所有的计算资源整合成资源池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些策略、监控、服务,动态的从资源池中获取资源,用完后在放回到池子中,供其他系统使用 。
具体实现上比较成熟的两种资源池方案是VM、Docker,每个都有着自己强大的生态 。监控的点有CPU、内存、硬盘、网络IO、服务质量等,根据这些,在配合一些预留、扩张、收缩策略,就可以简单的实现自动伸缩 。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深入的内容我们会在的码农原创的公众号文章中详细介绍 。
该总结一下这种模式的优缺点的了,如下:
  • 优点:弹性、随需计算,充分优化企业计算资源 。
  • 缺点:应用要从架构层做到可横向扩展化改造、依赖的底层配套比较多,对技术水平、实力、应用规模要求较高 。
十、多机房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解决不同地区高性能、高可用的问题 。
随着应用用户不断的增加,用户群体分布在全球各地,如果把服务器部署在一个地方,一个机房,比如北京,那么美国的用户使用应用的时候就会特别慢,因为每一个请求都需要通过海底光缆走上个那么一秒钟(预估)左右,这样对用户体验及其不好 。怎么办?使用多机房部署 。
这种模式的一般设计见下图:
细谈八种架构设计模式及其优缺点概述

文章插图
 
如上图所示,一个典型的用户请求流程如下:
用户请求一个链接A
通过DNS智能解析到离用户最近的机房B
使用B机房服务链接A
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没啥?其实这里面的问题没有表面这么简单,下面一一道来 。
首先是数据同步问题,在中国产生的数据要同步到美国,美国的也一样,数据同步就会涉及数据版本、一致性、更新丢弃、删除等问题 。
其次是一地多机房的请求路由问题,典型的是如上图,中国的北京机房和杭州机房,如果北京机房挂了,那么要能够通过路由把所有发往北京机房的请求转发到杭州机房 。异地也存在这个问题 。
所以,多机房模式,也就是异地多活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这里只是起了个头,具体的有哪些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介绍 。
该总结一下这种模式的优缺点的了,如下:
  • 优点:高可用、高性能、异地多活 。
  • 缺点:数据同步、数据一致性、请求路由 。
 
至此,整个关于八种架构设计模式及其优缺点概述就介绍完了,大约1W字左右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银弹、灵活运用,共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