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龙湖农民建首个白茶园 铺就山区致富路

很多人知道安吉有白茶,却不知道,瑞安也有白茶园 。龙湖农民陈定安建起我市首个白茶园,欲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
近日,绕过弯弯的山路,采访人员来到了海拔近600米的高楼镇龙湖后坑村鸡冠山山顶,淡淡的茶香伴着泥土的味道扑鼻而来,满山满陇的茶树在阳光照射下,一片葱翠 。近看白茶树,幼嫩芽叶色黄中带白,形状似凤羽,光亮油润 。
这是我市唯一一家的白茶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所产出得白茶,会让全市人民所喜爱 。鸡冠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定安骄傲地说 。
鸡冠山附近的村民提起白茶园无一不拍手叫好,它不仅代表着我市有了白茶,也给村民创造了财富,解决了闲余劳动力 。
一时兴起,开辟茶园
茶园办公楼的木桌上,摆放着3盒自留的白茶干 。陈安定为采访人员们泡了一小壶白茶,一芽一叶以竖立状漂浮在透明茶壶内,根根分明 。白茶不比其它茶叶,它晶莹剔透茶汤清澈无比 。陈安定说 。
采访人员端起茶杯,饮上一小口茶汤,淡雅的茶香沁人心脾,几秒钟后,甘甜的奶香味缓缓返来,舌口生津 。二泡、三泡也是滋味如故,并未变淡多少 。据介绍,这是白茶的特点之一,非常经泡,尽管是第第四泡,醇香依旧 。茶园技术员梁上滚介绍说,白茶因此倍受人们喜爱 。
种植白茶的鸡冠山位于我市飞云江上游,依山傍水气候湿润,常年云雾缭绕,是开发种植白茶的好地 。2007年采访人员初次到访时,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山,村民偶尔种的番薯和西瓜都会成为野猪的囊中物 。出于无奈,多数村民只好外出务工或经商 。
为开辟一条增收的新路子,当年3月,后坑村村两委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筹措资金引进茶苗,组织村民开垦荒山建设茶园,而陈安定恰好赶上了荒山开垦的好时机 。
陈安定说,那时,一安吉的朋友闲聊中提起,不少安吉农民生活清贫,自打种了白茶,才步上了致富路,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朋友这番话久久停留在陈安定脑海中:真的有这样的宝贝茶?
本就爱茶的他开始关注安吉白茶 。白茶浑身是宝,不仅味道极香,含有极高的营养价格,还能美容养颜,最重要的是,极具经济价值,市场售价每公斤1600元至2000元 。
陈定安还惊喜地发现,我市的白茶种植尚属空白 。一想法浮现在他脑海中:鸡冠山正在开荒,我是否趁此机会引进白茶?跃跃欲试的他专程到安吉考察,了解白茶种植的技术,同时还从杭州请来了土壤专家,对鸡冠山的土地进行测试 。
测试结果显示,鸡冠山土质极好,硒含量丰富,且常年云雾缭绕,是种植白茶的宝地 。得知这一消息后,陈定安投入80多万开垦荒山,大胆引进了150万株安吉白茶苗 。
困难重重,逐一克服
茶苗的逐渐成长,随之而来的重重困难让陈定安最初的兴奋感逐渐淡去 。荒山开辟,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源,无水灌溉,白茶根本无法生存,特别是夏季,安吉白茶很难承受瑞安的三伏天,需要不断用水降温 。2008年初,陈定安投入20多万元,耗时一个多月,在茶园周边建立了一个小型供水库,将山间泉水统一集中到水库,再灌溉到茶园,终于让他的宝贝茶树们喝上了水 。
水源问题甫一解决,供电问题又日益凸显 。白茶叶容易招螨虫虫害,螨虫虽小,却是茶树的大敌,它们会吸取白茶内的营养成分,直接降低茶叶的品质,破坏收成,让陈定安很烦心 。他从安吉茶农那得知,祛除螨虫必须使用灭蚊灯,购买灭蚊灯是没问题,但山上没电,这灯怎么点得亮?
鸡冠山本是荒山,没有任何电力线路到达,这可苦坏了陈定安 。经过多番努力,2008年末,他才从山下的村庄内接了电线,因为用的是单相电,只能勉强支撑灭蚊灯的使用 。从2008年至今,4年多过去了,茶园内使用的还是单向电 。随着茶园办公楼的建设完毕,电力供给不足愈加严重 。
前几年,我们是能熬就熬,但随着茶叶产量地不断增加,电力不足成了茶叶加工的大难题 。陈定安说,没有电力,就不能在山上制茶,只好将采摘的茶青运往20公里路外的小口村加工,这个过程费时耗力,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
陈定安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尽快解决山上的用电问题 。
首批白茶,走向市场
清明前后,茶园共采摘了3000多公斤茶青制成茶干,茶叶品质优,很快在松阳的茶叶市场销售一空 。说起今年的销售成绩,陈定安挺满意 。
从2007年的3月份栽种至今,已经过去了5个年头,陈定安算了笔账,开荒、厂房、设备、人工等等,大约已花去300多万元成本 。而前几年几乎都在做赔本生意,今年才略有起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