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玉叶、太白银毫、淮源剑毫、 桐柏毛尖、桐柏红一个个广为人知的桐柏茶名诉说着桐柏植茶的久远历史 。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对桐柏山茶的品质做过详细介绍,借问陆君何处去?品茗只向太白峰(即桐柏山主峰)的诗句更是在茶坊酒肆广为流传 。早在唐代,桐柏山茶区就是全国的知名茶区,宋代桐柏被列为全国十三大茶叶交易场之一 。
秘诀一:深度开发产业化
近年来,桐柏玉叶成为桐柏绿茶公用品牌,桐柏山野茶获得国家有机认证 。特别是2010年,桐柏茶联姻福建等地的茶企、科研机构,引进红茶先进生产技术,成功研制出条索紧结乌润、汤色金黄明亮、蜜香味醇耐泡、回甘绵长自然的桐柏红茶,得到了中国茶科所权威检测机构的认可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 。省委书记卢展工为该茶起名为桐柏红.2011年7月6日在郑州成功举办桐柏红茶推介会,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极品桐柏红更是创出每斤1.68万元的天价 。
先是桐柏毛尖、桐柏玉叶的声名显赫,再是桐柏红的誉满中原,究竟是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桐柏茶产业?
乍暖还寒时候,采访人员再赴桐柏,探访桐柏茶业 。
桐柏地处千里淮河之源,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山川秀美,气候温润,大部分山区长年云遮雾绕,森林负氧离子含量较高,土壤和气候条件均适合茶树生长,种茶历史悠久 。目前,全县有宜茶山地面积20余万亩,已建成优质茶园5万余亩,亩均收益超过4000元,年产干茶1000余吨 。
【探析桐柏茶业崛起的三个秘诀】近年来,为充分利用桐柏丰富的茶叶资源,在保护和丰富桐柏玉叶等绿茶金字招牌的同时,桐柏县委、县政府积极调整茶叶产品结构,大力开发生产红茶,全面提升桐柏茶产业发展水平 。桐柏红茶的问世,是桐柏对茶产业深度开发的结果,改变了过去桐柏长期以来只有单一绿茶的历史,丰富了桐柏茶的品种结构、拉长了桐柏茶的产业链条、提升了桐柏茶的产业化水平和档次,同时也巩固和扩大了桐柏在全省茶业界的重要位置和知名度 。
秘诀二:精细经营市场化
早在计划经济年代,桐柏山茶都是零散的种植制作 。当时重行政命令,轻市场指导;重生产、轻营销;重商标,轻品牌;重单一品种,轻产品多样化;重零散生产,轻规模发展;重茶产业发展,轻文化氛围营造 。六重六轻导致桐柏茶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 。
新时期以来,粗放型的茶产业发展方式表现出很多薄弱环节:一是茶产业的发展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程度与把茶产业发展成为特色支柱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茶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与加快茶产业向大而强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茶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品种创新与社会日益拓展、延伸的功能性消费需求不相适应 。
为此,桐柏人加快转变茶产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茶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 。他们引进外地企业和技术,提升茶产业的竞争力、贡献率 。同时,对茶场、茶产品精细经营,全面推进市场化进程 。这些措施,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增值,增强了茶产业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 。
秘诀三:注重特色品牌化
茶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 。总的来讲,就是要做到从管微观转变到管中观、宏观,从直接管理转变到间接服务,从单纯依靠政府和部门发展茶业转变到依靠政府、部门、社会共同促进茶业发展,做到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和工作方法转变 。
在计划经济时期,该县较注重的是茶产业的生产环节,对营销环境研究和重视不够,从消费者的角度、市场需求的角度考虑较少 。转变茶产业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深化对茶产业发展理念及实现途径的认识,改变过去重生产轻消费的传统发展方式,不断生产出更多能满足不同群众需求的个性化及多样化并存的产品 。
该县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公司+茶农、企业+茶农、合作社+茶农、市场+茶农等有效形式,把分散的茶农和千家万户的市场连接起来,大大加快推进茶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以此带动茶业实现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
在当今需求多元化、消费现代化的时代,茶业的多形态、多品类已是必然 。如今的桐柏茶叶早已超出了单纯农作物范畴,已经形成一个横贯三产业的庞大产业链 。为此,该县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发、生产社会和大众需要的多样化、品牌化的产品,努力形成名茶、名乡、名牌完整的品牌系列,同时注重特色茶、礼品茶等差异性需求,拉长、延伸茶产业链,吸引消费者、引导消费者,推动桐柏茶产业大发展 。
推荐阅读
- 国家茶业技术体系安庆试验站领导到五河指导工作
- 遂川县两茶事入闱江西茶业十件大事评选
- 浦北县家福茶业,助力打造官垌茶品牌
- 纳雍县,采取多项举措助力抓好茶业发展
- 湖北采花茶业五峰茶园早春探采花征集公告
- 毕节市太极茶业万亩茶叶基地建设初见雏形
- 江西,组建茶业联合会 加大茶业扶持力度
- 东快报泡好茶携手正山茶业教你泡茶
- 茗茶业三八雅聚,爱茶女探讨茶道人生
- 天外飞轩茶业,心意只为做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