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设定|她红了,人设也崩了?又一位背潜规则的女演员,竟然是她?( 二 )


“子欣”的朋友圈在黄引看来 , “子欣”是一个商品 。 她认为如今婚姻市场的本质就是:男女双方被物化为商品 , 将各项条件明码标价 , 然后互相消费 。 于是 , “子欣”就被她打造成——一个在婚恋市场中被男性群体喜爱的“商品” 。 【人物设定|她红了,人设也崩了?又一位背潜规则的女演员,竟然是她?】
黄引变装成“子欣”靠着“子欣”的新身份 , 黄引很快在婚恋市场中“由劣转优” 。 “很神奇 , 新人设遇到的人 , 他们对我的态度 , 跟我原身份遇到的还真挺不一样的 。 ”黄引发现 , 曾经她艺术家的身份 , 会让相亲对象倍感压力 。 但面对“子欣”的新身份 , 他们却能侃侃而谈 。 原因很简单 。 他们认为身为文案策划的“子欣”不如自己 , 于是便有了发言自信 。 黄引表示 , “子欣”相亲的成功率非常高 。 几乎每一次相亲下来 , 对方都会提出长期发展 , 有的甚至第一面便想确立关系 。
“子欣”收到的示爱信可是 , “子欣”获得的青睐 , 真的是爱情吗?黄引认为不是 。 在她看来 , 自己不如“子欣”吸引男性群体的主要原因在于:令对方无法展示自己的学识优势和能力优势 。 他们喜欢的“子欣” , 是因为符合自身需要 , 容易掌控 , 没有压迫感 。 这一刻 , “子欣”身上的“没主见”、“没事业” , 成了她的优势;也成了男性眼里“喜欢的懂事” 。
“子欣”的人设有时也是把双刃剑 。 因为看起来柔弱 , 好控制 , 黄引在扮演“子欣”时没少碰到“咸猪手” 。 同时 , “子欣”也时常遇见“教育者” 。 他们时常会评论“子欣”的穿着 , 妆容;对于“子欣”的性格和生活 , 他们也总是会自顾自的发表看法 。 有一次相亲 , 对方迟到 , 但他却反过来教育“子欣”没有时间观念 。
在他们看来 , “子欣”的性格更多的是“逆来顺受”;教育她 , 能让自己获得“主导权” 。 而在黄引看来 , 在与异性的相处上 , 他们不会去在意对方的感受 。 所谓的“大龄剩男” , 他们单身的原因并不在于条件差 。 根本原因 , 在于他们在情感共情这块 , 其实是严重缺失的 。 婚恋市场的“男性群像”在黄引扮演“子欣”的100次相亲中;相亲对象与上一任的分手原因 , 有85%以上都是“性格不合” 。 亦或者 , 是女方“太过强势” 。 黄引发现 , 无论是社会传统意义 , 还是人们的深层观念中;“男强女弱”仿佛早已被约定俗成 。 这点在婚恋市场中尤其明显 。 也正是这种各式各样的“约定俗成”;导致婚恋市场中男性普遍都存在一些不易察觉的共性 。

  • 男性也有“好嫁风”
“子欣”被创造出来 , 是为了迎合男性的“好嫁风”;同样的 , 在婚恋市场中男性也有所谓的“好嫁风” 。 无一例外 , 他们的“好嫁风”均来自自身的事业 。 黄觉发现 , 越是公务员或体制内的男性 , 自我认同感越高 , 在相亲时越容易被选择 。 但他们对另一半 , 有着格外明确的要求 。 对身高、长相、年龄、职业等硬性标准咬的很死 。 这点与婚恋市场的偏好有关:工作越稳定 , 越抢手 。 可“好嫁风”属性越强的男性 , 与异性相处之间言语冒犯越多 。 他们很少意识到 , 在婚恋关系中能给对方提供哪些情感或心理价值 。 他们眼中 , 只有“资源互换” , 且优势越明显 , 这种观念越强烈 。


  • 不上不下的尴尬
黄引曾遇到过一位85年的IT男;国企工作 , 没有恋爱经验 。 见面时 , 他对“子欣”的工作颇为不满 , 认为和自己一样 , 太乏味 。 但即便如此 , 他还是频繁发出邀约 。 黄引不解 , 问道:“我感觉你不喜欢我 , 或许你该去追你喜欢的女孩 。 ”对方回答很直白 , 他坦言:“喜欢的看不上自己 , 能追到的自己不喜欢 。 ”对伴侣的要求 , 与实际情况产生不上不下的尴尬 , 让很多大龄男性走向相亲 。 他们往往在没搞清楚内心渴求之前 , 便仓促与人组成家庭 。 这样的情感关系 , 注定走不长远 。


  • 婚姻如同程序
随着黄引相亲次数的增加 , 她内心也逐渐产生迷茫 。 这份迷茫感 , 实际是相亲对象带给她的 。 她发现很多人在相亲的过程中 , 并没有投入一定的心力 。 与情感沟通相比 , 他们甚至更加关心店里的装潢 , 桌上的菜肴 , 亦或者是手机里的垃圾短信 。 婚姻对于他们来说 , 并不是寻找心灵伴侣;某种程度上 , 婚姻对他们来说如同程序 , 是和代码一样需要走完的流程 。 在黄引看来 , 这是极其不负责的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