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在凭感觉混音吗?——阜新声艺视听】前阵子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很多音乐从业者和听众口中的「音乐是一种感觉」?
我非常赞同@彭飞老师的观点:当人对一件事缺乏基本的信息量和知识而无法判断时,总是喜欢谈感觉,因为除了感觉,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持他的逻辑思维 。所谓外行看热闹......
我发现有不少人一直是凭感觉录音混音的,可是在音乐制作中,明明是有一些技术标准可遵循的,例如:话筒录音的最佳电平,音乐最终的输出响度等,这些都有明确参考标准并且可以用仪表来量化,根本不需要靠感觉靠来猜测 。
今天,我打算用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音乐制作中的常用仪表,掌握之后你就可以借助仪表来制作 。
为什么要使用仪表
【1】仪表为声音制作提供可视化、可量化的参考标准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但很多时候耳朵是不太靠得住的 。很多时候由于监听环境,监听设备的差异,还有人耳的听觉特性,都会干扰我们的判断,所以必须要借助一些仪表来进行辅助参考 。
这里有两段音频,你可以点击试听,听听哪个声音更响:
* 音频1:[120Hz 正弦波](http://cmcc-data.stor.sinaApp.com/120%20Hz.mp3)
* 音频2:[1000hz 正弦波](http://cmcc-data.stor.sinaapp.com/1000%20Hz.mp3)
听上去是不是第二个更响?可是从电平表上来看,两个音频电平是一样大的 。
文章插图
在众多与声学相关的书籍上 。都会看到这样一张图,这张图叫等响曲线 。它描述了两个现象:
文章插图
(1)人耳的听觉特性导致了人们对1 Khz-4 Khz的声音最为敏感,而对于低频和极高频的反应要更薄弱一些,因此中高频更容易被听到 。如果想要让120Hz的声音听起来和1Khz一样响,需要把它提升十几个dB 。
(2)在不同聆听音量(声压)下,人耳听到的音乐的各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在音量较小的情况下,音乐中的低频和极高频的比例会有所降低 。
音乐以音频信号为载体,音频信号是有一定技术标准 。耳朵可以做一个主观的,感性判断;而仪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可视化的参考,不受监听设备,监听环境和身体状态方面的限制,两者正好起到互补的作用 。
【2】在一些更为细致的音频处理中,耳朵已经不能给我们明确的方向了 。
声音制作越到后期越理性,在一定程度之后,耳朵已经没法给我们具体的指导了,但此时借助频谱仪和分析工具,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问题,找到提升空间,例如;在混音和母带处理时,借助频谱仪,可以进行更合理更细致的频率空间安排,电平的规划,以及处理频率上的缺陷等 。在一些更为细致的处理中,我们需要借助频谱进行参考 。
文章插图
图片:著名混音师时俊峰,以及他使用的频谱仪软件——Pinguin
近些年随着屏幕越来越便宜,专业录音棚中所使用的频谱仪,尺寸也变得越来越大 。在福达录音室,时俊峰老师就使用了两块屏幕,专门看仪表 。
音乐制作中有哪些常用仪表
在音乐制作中较为常用的仪表有以下五种:
1. 电平表 Level Meter
2. 频谱仪 Frequency Meter
3. 声像表 Position Meter
4. 响度表 Loudness Meter
5. 相位表 Correlation Meter
作为混音师,以上五种都要熟练使用,作为编曲人 。至少也要会看前三种 。
文章插图
电平表 Level Meter
电平表,是音频设备上最常见的仪表,音乐制作软件每个轨道上都有,从电平表上,可以观测到音频的峰值电平,平均电平,还可以看到音频的动态范围,距离削波还有多少余量等信息 。
软件轨道和调音台上电平表仅显示峰值电平,若要观测平均电平,需借助电平表插件 。
文章插图
怎样观测电平表 。
以Logic Pro X中的电平表插件Level Meter为例 。外侧的细柱是峰值电平(PEAK),内测的粗柱是平均电平(RMS) 。峰值电平,表示实时的的电平最大值、平均电平,表示一段时间的音频平均值 。
右侧的数值显示的是两个表的峰值,如果电平超过0 dBFS,出现削波,数值会变成红色,手动点击峰值数值可以清除,重新统计 。
推荐阅读
- Linux网络服务的种类
- PHP 使用 Redis
- 一文告诉你信息流和竞价的区别在哪里?
- IndexedDB 是什么
- 靠街的房子怎么选 靠街面的房子好不好
- 还在用非正版的FTP Server?建议用windows server 2019部署FTP吧
- Linux下配置SVN的bash脚本封装
- 每个架构师都知道的康威定律,你确定不来看看?
- 谷歌SEO就像谈恋爱,你得弄清楚它喜欢什么
- 产检血糖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