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大盗孙殿 东陵大盗孙军长殿英

王绍义:东陵第一盗墓贼,规模远超孙殿英
盗墓活动是为人不齿的违法行为 。从古代至近代,盗墓活动屡禁不止,尤其是朝代更迭的混乱时期,民间不乏“土夫子”大规模进行盗墓活动窃取古董财物,官兵率军盗墓也不罕见,三国时代曹操还设立了摸金校尉官职专司盗墓,可谓十分猖獗 。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结束了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有些蠢蠢欲动的不法之徒开始将主意打到了东陵上——清朝皇帝后妃们的陵园,据说陪葬了无数奇珍异宝 。
鲜为人知的是东陵盗墓案一共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是1928年国民党军阀孙殿英率军盗墓,当时轰动全国 。第二次发生于1945年,土匪王绍义垂涎东陵财宝,试图效仿孙殿英盗墓取财,这一次盗墓,甚至比孙殿英盗墓案的规模更大!王绍义是如何做到的,难道清朝的陵墓那么好盗吗?他最后又是什么下场?
一、清朝的帝王陵墓——东陵东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座陵园 。中国古代一向存在“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对待身后之事十分重视,平民百姓尚且在意死后得选个风水宝地埋葬,更遑论帝王贵族 。东陵所在区域是现在的河北省遵化县昌瑞山,据记载清朝顺治皇帝来此打猎,认为此地风景壮丽,位置优越,故在1651年下令将皇家陵墓设在此地 。
顺治帝死后,清朝第一座帝王陵孝陵开始修建 。此后的二百五十年,东陵共修筑了5个帝王陵,4个皇后陵,以及5个妃园寝,161位皇室成员长眠此地,包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皇帝以及慈禧太后等人 。这些墓葬对考古清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溥仪退位之前,清皇室曾与南京政府谈判确认了皇室优待条件,因此,民国曾规定“保护清宗庙及陵寝”,并设办事处守卫清朝包括东陵在内的三处陵园 。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此时的中国社会动荡、军阀混战,这些规定也仿佛形同虚设了 。第二年,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在北伐战争期间率军盗掘乾隆、慈禧两座陵墓,掠夺大量财物扬长而去,被称为民国第一盗墓案 。
20世纪30年代,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日本人因觊觎清朝皇帝陵墓的丰厚陪葬,把东陵划归伪满洲国,并派兵驻守,名义上说是为溥仪守卫祖宗陵墓 。
到了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军队也撤出了中国,紧接着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冀东15军原本负责管辖东陵,但因战争脱不开身,只能组织民兵看守,一时间战火纷飞四处动乱,东陵却管理松散 。王绍义心想,他的时机来了 。
二、盗墓贼王绍义王绍义是河北省承德市兴隆人,据称年轻时修过陵墓,因此对陵墓有不少了解 。20岁左右时,王绍义当了土匪,成了马福田的手下 。1927年以马福田为首的600多个土匪被奉系军阀收编,马福田摇身一变成为团长,王绍义当了参谋 。

东陵大盗孙殿 东陵大盗孙军长殿英

文章插图
此时正是北伐战争时期,1928年,马福田迫于北伐形势决定带着部队叛逃,一路跑到了河北东陵马兰峪,计划盗墓取财 。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奉命率军前去冀北一带剿匪,马福田和王绍义等人战败不敌谭温江的第八师 。
王绍义流窜到了其他地方,孙殿英听说了他们盗墓的消息,也想盗慈禧墓,遂在当年弄出了惊天动地的民国第一盗墓案 。此后王绍义和他的两个儿子以种地为生,住在东陵附近的村子里 。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他开始重操旧业,联络了村子里外的杨之草、田大化、关增会等人,这些人有的祖上就是守陵人,世代住在陵墓附近,对东陵十分熟悉 。
为求稳妥,王绍义又联系了张尽忠,此人原是八路军15军分区敌工部部长,参加过抗日战争,在当地小有名声 。此后王绍义和张尽忠煽动当地民众一起合伙盗墓,声称盗墓是因为皇帝就是大地主,不该留下皇帝的墓!要不是皇帝,日本人不会进关入侵中国 。
加入盗墓团伙的还有蓟县八区区长介儒、公安助理郭正、民政助理纪新,以及数位区干,共计几百位村民村干和民兵组成的盗墓队伍隐蔽地开始了他们的盗墓活动 。
王绍义是这次盗墓活动的指挥人 。首先他安排团伙使用炸药,先挖盗洞,再炸开陵墓的石门,因为陵墓构造复杂坚固,每个帝王陵的石门有4层,每层都是1尺半厚度的汉白玉大理石料 。盗墓贼们每炸开一道石门都需要花费好几天时间,一座陵墓盗挖时间至少十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