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坎坷艺术家于洋:和初恋妻子恩爱一生,儿子去世他为何感到欣慰?( 二 )



在那个年代 , 有不少人的童年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 , 于洋也不例外 , 但恶劣的环境 , 反而让于洋有了一颗坚定的心 。
暮然回首 , 童年是一个很美好的时期 , 但在于洋的童年里 , 却是一段难熬的漫长时光 , 颠沛流离 。 这样的经历 , 或许是常人一辈子都经历不了的风风雨雨 。

为了生活 , 加上不忍心看母亲独自劳累 , 12岁、有点懂事的于洋还去当过儿童演员 , 接触到了电影表演 , 为日后的演艺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
其实 , 去试镜儿童演员的时候 , 他心里也没有底 ,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妙 , 还真让他选上了 , 这也让他以半工半读的方式 , 读完了学业 。
因为有一颗爱国的心 , 成年的于洋也参加过战争 , 成为了一个热血的战士 。 结束后 , 他又再度回到了热爱的表演上 。

1947年11月 , 于洋进入了黑龙江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 , 自此踏上了演艺之路 。
起初的于洋 , 在影片中饰演的都是一些配角 , 虽然不是主角 , 但却磨练了他的演技 , 塑造角色上 , 也是有了独特的见解 。
那段时间 , 活跃在银幕的于洋 , 可谓是见证了新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的见证人之一 。

02.
1950年 , 于洋参演电影《卫国保家》 , 在影片中 , 他第一次饰演男主角 , 是起航演艺辉煌的开始 , 也是他和妻子杨静爱情的起源 。
杨静1928年出生 , 是内蒙古人 , 她和于洋的经历差不多 , 都是从艰苦的生活中成长 。 原本她是打算要做医生的 , 但却因为能歌善舞 , 被调入了文工团 , 开始了自己的文艺兵生涯 。

那时候刚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 , 参演这部作品是被领导推荐 , 两人在剧组中相识 , 戏中饰演的也是一对未婚夫妻 。
在见到漂亮又有气质的杨静 , 于洋十分腼腆 , 一打招呼就红了脸 , 这让杨静心里也暗自发笑 。

当时拍电影 , 并不像现在的模式 。 在电影开拍之前 , 剧组让演员去山东海阳县体验生活 , 白天要下地干活 , 晚上便学习采访 。
在开拍之前的接触 , 于洋觉得杨静是一个好姑娘 , 反观在杨静的眼里 , 于洋也是一个真男人 , 心里都生出了好感 。

有一次 , 剧组发烤白薯 , 于洋与杨静一起去拿 , 结果手碰到了一起 , 他们不好意思地缩了回来 , 便相视一笑 , 心里都有一些甜蜜 。
因为两人都是第一次演感情戏 , 这让两人都很羞涩 , 感情也在慢慢地升温 , 只是当时的年代并不如现在 ,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 , 他们不敢逾越半分 , 一直都是以礼相待、朋友相称 , 但爱情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里萌生 。

有一次 , 拍摄得有些晚了 , 收工的时候 , 于洋便主动提出送杨静回去 , 两人在月光的照拂下慢慢走着 , 他们的话很少 , 或许都在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吧 。
虽然两人都对彼此喜欢 , 有“触电”的感觉 , 但在当时 , 即便是相互喜欢 , 也不好意思向对方表白 , 更是不敢让感情外露 , 不然会遭受到诸多流言蜚语 。
在路上走着的于洋 , 不经意地碰了一下杨静的手 , 见她没有躲开 , 鼓起勇气便大胆地握住了 , 面对的于洋的动作 , 杨静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 她没有甩开 , 感受彼此的温暖 , 这是他们彼此的初恋 。

多年以后 , 于洋回忆说:当时我国拍摄的电影还比较少 , 能够在同一部电影里出演男女主角 , 应该说还是很有缘分的 , 过去有一句老话:“情人眼睛里出西施” , 我第一眼就看她对上了眼儿 , 我看她挺好 , 她看我也挺好 , 就是这样的 。
而杨静也是满脸幸福地说:我非常感谢那个时代 , 那个时代的人是非常憨厚的 , 年轻人也非常真情 , 也非常单纯;我和于洋确实一见如故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见钟情 。

03.
只是在电影《卫国保家》拍摄完后 , 两人却分开了 。
于洋回到了东北电影制片厂 , 而杨静也回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 分别的日子 , 他们仍旧有联系 , 靠着写信来鼓励对方 , 积极进步 。

因为杨静的年纪更大 , 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 看杨静还单身 , 领导十分关心 , 甚至还为她找了对象 , 但杨静的心早已装满了于洋 , 哪里能容下其他人 。
但这在当时 , 有不少人都是由组织说亲定下的婚姻 , 这对杨静来说 , 是一个很大的阻力 , 幸好她找了借口推脱 , 这才有了后面的爱情故事 。

1953年 , 正在河北农村体验生活的杨静 , 接到了去长春拍摄电影《结婚》的通知 , 这个任务 , 让杨静十分欣喜 。 去长春拍摄 , 不是能够见到心爱的人了 , 再加上电影的名字 , 她的心十分激动 , 变得也期待了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