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之吴魏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故事( 二 )


诸葛亮听孙权这样一说 , 不禁暗自高兴 , 就抓住他的话锋回答说:刘豫州是当世的英雄 , 许多人都很仰慕他 , 人心归附他 , 就像江河流入大海一样 。他已经决定同曹操对抗到底 , 就是不能取胜 , 也绝不能向曹操投降!诸葛亮这几句话 , 果然刺激了孙权 。孙权激动地说:“我不能拿整个江东和10万甲兵 , 让别人来支配 。我的主意已经定了!现在没有刘豫州是难以抵抗曹操的 。”孙权虽然这样说了 , 但是他对刘备的力量有所怀疑 , 对曹操的兵威也有所顾虑 。所以紧接着 , 他又问诸葛亮:“不过 , 刘豫州刚被曹操打败 , 怎么有力量来扭转这个局面呢?”
诸葛亮为了解除孙权的顾虑 , 坚定他的抗曹决心 , 进一步向他分析了双方力量的实际情况 , 指出孙、刘联合作战 , 是可以打败曹操的 。诸葛亮说:“刘豫州虽然刚在长坂战败 , 但是被冲散的战士已经陆续回来 , 加上关羽统率的水军 , 合起来还有精兵一万人 。刘琦统率的江夏军队也不下一万人 。曹操的兵马从北方远道而来 , 已经非常疲劳 。听说他们为了追赶刘豫州 , 骑兵一天一夜要赶300多里路 , 现在他们的力量好比强弩之末 , 就连一层最薄的绸纱也穿不透了 。况且北方将士 , 不习惯水上作战 。曹操收编的荆州部队 , 都是被迫归附的 , 他们不会替曹操卖命 。”最后 , 诸葛亮对孙权说:“您如果真能调派儿员猛将 , 率领几万名精兵 , 和刘豫州同心协力 , 联合作战 , 那就一定能够打败曹操!曹操失败以后 , 必然退回北方 。这样荆州和江东的局势就可以稳定下来 , 三分天下的形势也就出现了 。是成功 , 还是失败 , 就看您今天怎样决策了 。”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很是高兴 , 立刻召集部下商讨联刘抗曹大计 。
断案决策
正当孙权召集群臣会议的时候 , 曹操派人给孙权送来了一封信 。信中用威胁的口吻说:“我奉了天子的命令进行征伐 , 南进以后 , 刘琮已经投降 。现在我带领大军80万人 , 打算在江东地方同将军比试个高低!”曹操企图迫使孙权不战而降 。孙权把这封信传给大臣们看 , 许多人都惊慌起来 。有个叫张昭的说:“曹操挟持着皇帝 , 动不动就以朝廷的名义征讨四方 。今天我们要抵抗他 , 在道理上是站不住脚的 。再说 , 我们可以用来抵抗曹操的 , 主要是长江天险 。目前 , 曹操已经占领荆州 , 把缴获刘表的成千只战船和大批水军 , 都布置在江面上 。他指挥全部水陆大军 , 沿江东下 。实际上 , 长江天险他已占有了一半 。在军队数量上 , 我军更无法同曹操相比 。因此 , 当前的上策 , 恐怕还是同曹操讲和为好 。”对张昭的意见 , 大臣们和将领们有的赞成 , 有的不同意 , 一时议论纷纷 。只有鲁肃坐在一旁一声不吭 。孙权起身要上厕所 , 鲁肃跟着追了出去 。孙权知道鲁肃有话要说 , 就在屋檐下等着他 。孙权握着鲁肃的手 , 问道:“子敬(鲁肃的字) , 你有什么话要讲吗?”鲁肃爽直地说:“我认为张昭等人的意见 , 是要断送您的事业 , 绝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 。讲和等于投降 。要说投降曹操 , 我鲁肃倒可以这样干 , 您却无论如何不能这样做 。我投降曹操 , 至少还能当个县令一级的小官;您如果投降曹操 , 将会落得怎样的结果呢?希望您能慎重考虑 , 及早做出决定 , 千万不要听信张昭他们的议论!”孙权听了鲁肃的话 , 不禁叹息说:“张昭等人的主张 , 很使我失望 。你对大局的分析 , 同我的看法完全一致 。”
孙权虽然完全同意鲁肃的意见 , 不过 , 和战问题对江东的安危 , 关系太大了 , 使得他心中不能不左右盘算:打吧 , 又害怕曹操兵力强大 , 没有必胜把握;降吧 , 自己又不甘心情愿 , 因此一下子还是决定不下来 。鲁肃看出了孙权的心思 , 就建议他把东吴最高将领周瑜从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召回来 , 共商对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