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发展历史

【茶具的发展历史】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 。茶具文化也是茶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 。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糙 。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 。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 。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 。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明代中叶出现了紫砂壶 。至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 。近代,则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 。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姿 。
茶具和饮茶方式的关系相当密切 。
唐宋时的饮茶方法,是将鲜叶蒸熟后,经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烘干,称茶饼或饼茶 。喝茶时由喝茶人将饼茶碾成碎末(也称末茶)放在锅里煎煮,以让茶叶充分渗透再喝,因而当时的茶具十分繁杂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四之器》中就列举了共计二十八种茶具 。除常用的煮茶、饮茶、贮茶的茶具外,还有用以碾茶的茶具:茶碾和茶罗 。
茶碾为碾茶之工具 。有木质茶碾和石质茶碾 。木质茶碾用质地坚硬细密且无异味的木材制成 。上等者为橘木,次为梨木、桑木、桐木等 。此种木茶碾由碾盘和碾堕组成 。碾盘外形四方,中间剜空成圆孔,正好容堕 。碾堕是一块圆木,在中间安上轮 。碾茶时以手持轴转动碾堕,靠碾堕与碾盘间的挤压来碾碎茶饼 。
茶罗即筛子,茶圣陆羽称之为罗合 。罗合的罗圈是用竹子或杉木经烘烤弯曲而成,圈面上涂刷油漆 。罗面是用细纱绢制成 。罗(筛)茶末时,要加上盖,以免茶末飘散 。宋代茶罗的罗圈,考究的用金银制成,罗面则采用四川鹅溪所产的细画绢制成 。当时的品茶者,多用茶碾和茶罗自碾自罗 。
唐宋以来,茶具依其质地不同,可分为陶土茶具 。瓷质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 。玻璃茶具、竹木茶具等 。而在宋代时,瓷质茶具的生产异常繁荣,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瓷茶具 。当时著名的瓷窑有:杭州官窑 。浙江龙泉哥窑、河南汝州汝窑、河南钧州钧窑、河北定州定窑等五大名窑 。中国的茶具发展历来是与陶瓷器的发展切切相关的 。
唐宋时因采用煎煮茶汁,故煎水壶以金属制品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同时还以茶瓶煎水,亦称煎水瓶 。
随着制茶、饮茶风尚的变迁,从唐宋时的将茶饼研碎煎煮,至元代时用鲜叶放在锅里蒸制成整片叶子的散条(亦称蒸青散条)煎煮,至明代时则将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也由煮饮变为泡饮 。故茶具除原有的茶盏、茶杯外,明代时又出现了专为品茶而用的茶壶,从此盏与壶成为最基本的茶具 。
明清清茶条具讲究精工细作,注重装饰,茶具上的文化气息已愈来愈浓厚 。清代,茶具的制作更是进入了色彩纷呈、空前绝后的时期 。制作茶具的主要材料,陶制茶具和瓷制茶具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两大系列 。
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 。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各式茶具,也就成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为了一种温馨愉悦的审美过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