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紫砂壶的特点

【文旦紫砂壶的特点】文旦紫砂壶出现于明末清初 , 外形与西施紫砂壶相近 , 文旦壶整个器身由精简的线面组成 , 流线丰满光润 , 盖子呈截盖状 , 钮为扁圆球状 , 嘴短而粗大 , 把圈向上倾斜 , 故有“倒把”之称 , 壶胎用段泥所制 , 表面有珠粒 。

文旦紫砂壶的特点

文章插图
文旦壶创于明未清初 , 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 , 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 , 重玲珑娇秀 , 前者则重古拙 , 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 , “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 。
文旦壶曾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 , 浣女词前落日尘 , 松竹开三迳 , 花落鸟啼水自流 。亦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 , 江浦之橘 , 云梦之柚 。”那么由此可知 , 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 , 文旦柚 , 金黄色 , 食之清甜甘酸 , 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 , 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 , 就象女人的情感 , 含蓄而绵长 。在这里 , 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 , 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 。
现文旦、西施、贵妃变化很多 , 每个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绎而成 , 高矮肥瘦 , 自然壶名也让人有点难以分辩 。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 , 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 , 格高西子(西施乳) 。”是啊 , 在文人的眼中 , 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 , 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 , 丰神绰约 , 俊俏天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