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窗帘时需防猫腻

窗帘是装饰家居必不可少的饰品之一,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窗帘制作的背后也暗藏猫腻 。

购买窗帘时需防猫腻

文章插图
一般来说,无良商家欺骗消费者的常用伎俩有两种,一种是克扣布料 。一般窗帘的高度是固定的,宽度留有褶皱的空间 。一般窗帘都要按2.3倍窗宽购买,这样窗帘才会好看 。但由于很多窗帘都是先交定金后收,所以只有老板自己知道加工用了多少布,顾客也不会由裁缝保管,很少有顾客会在做完后仔细量窗帘 。即使一些认真的顾客发现布少了,因为布已经加工过了,一般做完后很难测量出准确的尺寸,只要不影响窗帘的整体效果,消费者一般也不会太认真 。这样就给了不法商家一个机会 。
【购买窗帘时需防猫腻】二是靠配件赚钱 。目前窗帘制作时,窗帘加工市场不送配件 。有的商家利用很多消费者不熟悉的配件价格,想方设法从配件中赚钱 。人们在选择窗帘时,大多只会关注窗帘的价格、颜色和面料,很少关注这些配饰 。而卖面料的则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先把面料降价,然后在配饰上赚回来 。以2米窗为例 。以50元/米计算,还剩2.3折,4.6米的布200元才可以用 。但制作时客户要额外支付4~5元/米的加工费,还要购买挂钩、竖线、钩环、轨道等 。本来只需要5元/米的轨迹,布店卖10元,而市场只需要0.5元/件,布店卖1元/件,进价只有3元/米的竖线,有的布店卖8元/米 。整体计算下来,只有辅料花费在100元以上,消费者在辅料上的花费几乎和面料一样多 。因为有的客户在做窗帘的时候没有询问各种配饰和配饰的价格,结果发现自己在捡的时候陷入了商家设置的“低价陷阱” 。
因此,消费者在制作窗帘时应该更加注意 。他们必须先问清楚配件的价格,货比三家再交押金,以免陷入低价的陷阱 。同时,当你拿到成品窗帘时,用尺子检查长度和宽度,看看是否有收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