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应征的信件几乎成千上万 , 到后来 , 剧组不仅要靠麻袋来装信 , 还专门指定了剧组的工作人员王桂娥来拆信读信 , 从中遴选演员 。
不过 , 这些寄来的信件大多大同小异 , 有的认为自己“忧愁多病、正是林黛玉”;有的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和女孩玩 , 是真正的贾宝玉”;
甚至还有找上门来试图毛遂自荐的——可是 , 这些人大多都资质平平 , 并不是剧组想要的人才 。
而就在这众多的人选当中 , 陈晓旭成为了其中唯一一个被一眼相中的独特存在 。
二 , 面试当时 , 陈晓旭不仅按照杂志上的要求写了一篇对于林黛玉的理解 , 寄去了一张照片 , 还附上了自己写的一首小诗:
照片当中 , 微微低头的陈晓旭似笑非笑 , 娇羞中带着些许愁意 , 乌黑的发辫衬得她越发清瘦 , 仿若从古典的历史中走出来的美人;
“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而她随信附寄的小诗 , 又隐约扣上了原著当中的林黛玉曾经以“絮”为题而提的一句诗词:“嫁与东风春不管 。 ”
所以 , 这一照一诗迅速打动了王扶林 , 他亲自提笔给陈晓旭写了回信 , 邀请她来北京参加面试 。
其实 , 在最一开始 , 来自鞍山话剧团的陈晓旭对这个消息并没有多大的感觉 。
只是在男友毕彦君的鼓励下“随便试试” , 没想到竟然真的收到了剧组的回信 , 这让她兴奋不已 。
在和单位请好假后 , 陈晓旭瞒着亲朋好友 , 独自偷偷来到北京的华侨大厦进行面试 。
在王扶林的记忆当中 , 第一次见到陈晓旭 , 他就曾经感觉“惊为天人”:
那天的北京正下着大雨 , 纤瘦的陈晓旭穿着一条淡绿色的裙子 , 撑着伞 , 娉娉袅袅地从雨雾中走了过来 。
尽管浑身被雨气蒸得潮漉漉的 , 却和林黛玉的那种“弱柳扶风”的气质异样地吻合 , 让王扶林不禁“眼前一亮” 。
而在后来的面试当中 , 王扶林也根据红楼梦的内容问了陈晓旭几个问题 。
没想到陈晓旭不仅回答得头头是道 , 还答出来了一道偏门的题:
当时 , 王扶林询问妙玉有关茶的一句箴言 , 而陈晓旭竟然答了上来 , 这让王扶林顿时刮目相看 。
当时 , 王扶林力邀陈晓旭留下来参加之后的试镜选拔 , 可是陈晓旭只请了三天的假 , 因此 , 她只能遗憾地先行离开 。
而在送别陈晓旭的时候 , 王扶林随口问道:“如果在红楼梦的其他角色当中挑一个 , 你还想演谁?”
没想到 , 陈晓旭却笃定地回答道:“我就是黛玉 。 如果你不让我演林黛玉 , 观众会说你让林黛玉演了别人 。 ”
尽管如此 , 陈晓旭的内心远没有表面上的这么淡定 。
在回到鞍山后 , 陈晓旭左等右等 , 始终没能等到剧组的二次邀请 。
而就在她逐渐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 , 几个月后 , 陈晓旭又一次接到了剧组的通知 , 邀请她前往北京进行培训 。
面对前来话剧团找她的剧组工作人员 , 陈晓旭既惊又喜地问道:“是要我去演林黛玉了吗?”
然而 , 来人却告诉她 , 角色还没有最终定下来 , 要去参加完培训才能知道 。
就这样 , 陈晓旭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 而她也在心底暗暗给自己再次许下了林黛玉的目标 。
三 , 筛选来到北京后 , 陈晓旭才知道 , 和她竞争林黛玉的 , 还有张静林、胡泽红、张蕾、沈璐等好几个姑娘 。
这群姑娘们站在一起 , 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尤其是美丽动人的张静林 , 和她一比 , 瓜子脸的陈晓旭显然就“不够漂亮”了 。
不仅模样千娇百媚 , 被选中的演员们还有不少像陈晓旭一样 , 是本身就具有戏剧功底的姑娘:
例如饰演袭人的袁枚 , 曾经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里的“台柱子”;平儿的饰演者沈琳 , 出身于南京的剧团;还有后来从林黛玉组被拨去饰演秦可卿的张蕾 , 原先也是铁道文工团里的话剧演员 。
不过 , 也有不少原本就没什么基础的普通人 , 被王扶林从天南海北的各行各业当中“挖”了出来 , 最终聚在了一起:
比如后来饰演迎春的牟一 , 原本是汽修厂的一名女工 , 好端端地在路上骑车 , 却被导演“一眼相中”;
还有饰演元春的成梅 , 在加入剧组前 , 只是商店的一名普通柜员 , 导演路过时 , 看到她长相非常符合要求 , 便主动过去搭讪 , 询问对方有没有兴趣出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