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都在捧的年度最佳,国内不配引进? ?( 二 )


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 在孝顺文化的洗礼下 , 儿女作为回报至少能做的就是有求必应 。
美美家庭的首要家规就是:孝敬父母 。


表面上 , 美美是一个很有自主思想的女孩 , 但面对妈妈 , 她还是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做出一些牺牲 。
放学后面对朋友邀请去唱卡拉OK , 美美拒绝了 。
因为今天是清洁日 , 要回家和妈妈一起打扫“李氏宗祠” , 所谓的“多伦多最古老的祠堂” , 和红色熊猫有连接的地方 。
嘴上说着自己爱清洁 , 实际上 , 是因为妈妈的压力 。
Oh , 拜托 , 朋友一眼就看穿了 。

为此 , 美美说了一句话:我可以为自己做主 , 但那不意味着我可以为所欲为 。
面对妈妈阿茗所谓的保护与关心 ,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窒息 。
因为迟回了十分钟 , 就要面临妈妈的一键多问:怎么啦?受伤了吗?饿了吗?今天的课怎么样?
还不忘对自己女儿进行一些望女成凤的期望 。


哪怕美美偷偷看男孩 , 然后在作业本上画一些玛丽苏的幻想漫画 。
但这一切在阿茗眼中就是美美在学坏 , 她女儿一定是被误导了 。
随后阿茗二话不说地带着美美跑去便利店找男孩算账 , 尽管便利店男孩什么也不知道 。


美美的隐私一瞬间被暴露无遗 , 也成为了学校里被笑话的点 。
而这一切 , 阿茗则是认为自己在保护女儿 。

这就是青春少女时期的美美啊 , 一个少女体内的荷尔蒙发生了变化 。 但在家长一些自以为是保护的爱面前 , 这些情感被毫不留情地扼杀 。
想反抗 , 但又找不到反抗的理由 , 于是和亲近的人做对抗总是伴随着一种无力感 。
所以美美会进行一些自我说服:
“你是她的骄傲和快乐 , 不要让她失望”
“这种事情决不能再发生”


美美认为自己必须符合母亲的期待 , 但又难以压抑真实的自己 , 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在觉醒与妥协之间的对抗 。
这是很典型的华人母女关系 , 甚至自己差点就在美美的额头上写上自己的名 。
不自知而强烈的爱 , 让人感到挫败
美美家庭的角色构成也很典型 。
控制欲极强的母亲 , 当调和剂的父亲 , 一个反叛祈求自由的女儿 。
尽管真实的美美是有反叛的性格 , 但出于对妈妈的爱 , 她还是强行压抑了自己的另一面 , 在家庭充当着乖乖女 , 又爱又恨 。
在美美的家庭中 , 妈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
连看电视剧都要映射出“他该听他妈妈的话娶苓伊 。 ”

孩子对家长天生就有一种表达的恐惧 , 因为害怕批评 , 害怕内心的自我意识被家长发现 。
于是 , 我们小时候经常会以“别的小孩”为主语 , 无中生“友” , 小心翼翼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爱好 。

而家长随后也会发表一些judge , 说乐队做的不是音乐而是垃圾 , 再顺便说一说某某某是个怪小孩 。
言外之意 , 让自己的女儿远离一些不正经的同学或朋友 。

看到这里 , 真的麻烦导演把摄像头挪一挪好吗!
长辈式的为你好 , 把一切叛逆行为的根源都归于外界 , 仿佛就是在为孩子铺路 , 而孩子也必须要达到某种完美或优秀才罢休 。
美美想去演唱会 , 但阿茗就认为追星是不正经的事 。

于是美美和朋友们自己赚钱 , 被发现后 , 阿茗依旧认为是女儿的朋友带坏了自己小孩 。
友谊的小船 , 在这一刻很容易翻 。

美美一家虽然生活在多伦多 , 但阿茗的骨子里还是存在着许多东方传统的刻板 。
例如美美开始来月经 , 但妈妈在解释上却不自觉地带有月经羞耻 。
用着模糊的词语来代替月经 , 嘴上说没什么好尴尬 , 但身体却很诚实 。

片中也用红色熊猫来隐喻美美的初潮或性成熟 。
美美面对心理和生理变化时 , 也有相对应的惶恐、羞愧与不知所措 。

中国家庭始终喜欢讲究以和为贵 。
但这个“和”的背后 , 其实是许多妥协所营造出来的假象 。
“为你好”的做法 , 让孩子不得不接受的同时也没有立场去拒绝 , 到了某个忍无可忍的情绪点 , 反叛值反而会达到顶峰 。

换句话说 , 为了反叛而反叛 。




阿茗难道不爱美美吗?作为母亲 , 是爱的 。
她只是不想让女儿重蹈覆辙自己的旧路 , 就像红熊猫原本是祝福 , 但却演变成诅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