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兰|《知否》蓉姐结局不错:甭管别人为什么对你好,你只需珍惜这份好( 二 )



自打上回明兰罚了个嚼舌头的婆子后——二十大板 , 立刻撵出去 , 蔻香苑上下再不敢小觑蓉姐儿 , 衣食住行无一不敢尽心的 ,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 , 个把月下来 , 蓉姐儿脸蛋儿圆润了 , 身子也抽高了些 , 畏缩之气也少了不少 。
接着 , 盛明兰想尽办法提高蓉姐儿的教育 , 按时查问功课 , 请来娴姐儿一起陪伴蓉姐儿督促蓉姐儿功课 。 当她发现巩红绡的能力不足以担任教导蓉姐儿的重任之后 , 便亲自出马 , 去找了郑大夫人 , 把蓉姐儿送入了闺学 , 让蓉姐儿接受专业教育 。
除此之外 , 盛明兰还教导了蓉姐儿管家 , 让蓉姐儿保持天性 , 蓉姐儿可以玩秋千 , 可以游泳 , 可以养小白兔 , 拥有了不错的童年 。

最后 , 盛明兰在蓉姐儿婚事上格外上心 , 列了一堆标准 , 精心为蓉姐儿挑选配偶 , 希望蓉姐儿可以嫁给一个好的夫婿 , 平安幸福度过余生 。
盛明兰之所以对蓉姐儿好 , 不是因为要向外面表示自己是一个慈爱的嫡母 , 而只是因为她为人宽厚 , 做事情但求问心无愧 。

“我只是望她明白 , 人活着 , 不是为了赌气 , 不是为了消沉 , 更不是为了怨恨 , 而是要好好活着 。 她还有一辈子要过 , 将来她也要生儿育女 , 过去的事不是她造成的 , 她也不该老揪着过去不放 。 天大地大 , 海阔天空 , 把心胸开阔了 , 把眼界放远了 , 日子才能过长远了 。 ”

02.她记住了要珍惜别人的好这个道理 , 懂得知恩图报 , 没有愧对盛明兰的悉心照顾;好在 , 蓉姐儿是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 , 得到了盛明兰的真心善待后 , 学会了惜福 。
去了学读书后 , 蓉姐儿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道理 。

蓉姐儿抬眼往上头看了下 , 父亲正冲着嫡母温柔的微笑 , 一只手替她拿着手炉 , 她心中黯然 , 其实不论有没有弟弟妹妹 , 于她差别都不大 。 不论嫡母是真心待她好 , 还是为着好名声 , 或是可怜她 , 或是想在父亲跟前表贤 , 先生说过了 , 好就是好 , 受了好的人就当心存感激 , 真诚惜福 , 且谦恭行事 , 温良行善 。 这样 , 才能长长久久地留下福气 , 天佑人助 。
甭管别人为什么对你好 , 好就好 , 你只需珍惜这份好 , 心存感激 , 投桃报李 。

蓉姐儿做到了 , 她选择了认命 , 安分守己做好侯府的庶女 , 喊盛明兰母亲的语气真诚了许多 。 她拎得清 , 在亲生母亲朱曼娘试图教唆她给盛明兰添堵的时候 , 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朱曼娘 , 不愿意与亲生母亲为伍 。 她真心疼爱盛明兰的儿子团哥儿 , 为了救他不惜拼命 。
她记住了要珍惜别人的好这个道理 , 懂得知恩图报 , 没有愧对盛明兰的悉心照顾 。 对于这样的蓉姐儿 , 盛明兰是很满意的 , 对其照顾不遗余力 。 最终 , 蓉姐儿嫁给了常嬷嬷的孙子、新科进士常年 。
这门婚事有多好?常年是新科进士 , 人品出众 , 又有盛家和顾家的提携 , 前途一片光明 。 常年那个糊涂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 长辈只剩下了曾经看顾过蓉姐儿的常嬷嬷 , 蓉姐儿一进门就可以当家做主 , 不被长辈刁难 。 盛明兰亲自为其操办婚事 , 也没人敢看不起蓉姐儿 。

03.甭管别人为什么对你好 , 你只需珍惜这份好 , 好就好 。王符说过:“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 , 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 ”
很多人在受了别人的好之后 , 往往没有感恩之心 , 要么来者不拒 , 不以为意 , 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 需要他的时候别说知恩图报了 , 不坑你一把就算是好事 , 比如邵夫人 。
要知道 , 邵夫人的丈夫顾廷煜跟顾廷烨有仇 , 坑惨了顾廷烨 , 盛明兰秉着罪不及妇孺的原则 , 善待了邵夫人 , 给予她极好的物质待遇 , 送她女儿娴姐儿一起读书 , 可是 , 邵夫人为了一己之私 , 不信任盛明兰的安排 , 收买碧丝 , 差点害死了团哥儿 , 真的是恩将仇报的典范 。
还有的人擅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总怀疑别人对自己好 , 是有目的可图 , 是为了别人 , 比如 , 有的当儿媳妇的得到了婆婆的善待和帮助 , 却以她是在帮她儿子不是帮我为由 , 拒绝在孝敬婆婆这件事情出一把力 。
记住 , 甭管别人为什么对你好 , 好就好 。 既然你受了这份好 , 得到了实际利益 , 就该记住这份好 , 知恩图报 , 不然 , 谁愿意对一个白眼狼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