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棋|柯泯哲《我的逆袭故事》第4篇:一份能经常见明星的工作( 三 )



那时候我们娱乐频道邀请的明星以港台明星为主 , 任达华、林志玲、邓紫棋、张卫健、TWINS、陈伟霆、林峰、周秀娜、飞轮海、王心凌等等 , 都来过我们公司的直播间 , 惹得其他部门的同事都来蹭我们娱乐部门的福利 , 有一次林志玲过来做专访 , 整个公司几百号人都来围观了 。 而如果去外面参加发布会活动 , 那见到的大牌艺人更是数不胜数了 。
2011年 , 娱乐部门曾多次邀请邓紫棋做专访 , 有一次我负责去一楼接送邓紫棋团队 , 毕竟那时候她出道不久 , 仅在广东和香港有一点知名度 , 还没有大红大紫 , 大家见面了都很友好 , 根本没有明星架子 , 我非常开心地带着邓紫棋和她的助理一起上电梯 。 正式采访结束后 , 邓紫棋跟几个忠实粉丝互动了 , 还在直播间一起唱歌 , 气氛非常好 , 最后我特意找她合照了两张 , 谁也没有料到几年后她上《我是歌手》能够走红全国 。

后面娱乐部门还策划了一个走进校园的系列活动叫《电影客》 , 邀请导演和主演到校园举办的一种宣传活动 , 有时需要几个部门一起去现场执行完成 , 那两年公司的影视业务发展可谓日益壮大 。
对于一些圈内人而言 , 见明星那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 有些资深的编辑记者 , 甚至还有明星的联系方式 , 跟艺人成为了朋友 。 但是对于我这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 , 能在发布会和公司直播间见到这么多明星 , 免费看各种演唱会 , 还是挺让身边朋友羡慕的 。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亲眼见过一二线的明星 , 就算有机会见过也是远远地看几眼而已 。 有些追星族 , 去接机 , 去买高额的演唱会门票 , 甚至住明星同一个酒店 , 但都换不回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 所以我这份工作 , 对于追星族而言 , 简直就是羡慕嫉妒恨 , 不用发工资她们都愿意做 。
看不到前景选择辞职
3G门户越做越大 , 而我的工作也可以经常看到明星 , 在别人看来是一份挺不错的工作 。 但最大的缺点是 , 我的工资有点低 , 工作两年后 , 到2012年我税前工资最高才3600 , 扣到五险一金那些 , 到手只有3300左右 , 勉强养活自己 , 根本存不到钱 。

一方面公司还没有上市 , 公司福利还没那么好 , 另外一方面我能力有限 , 只是一个小频道的编辑 , 很难升到高级编辑、副主编的职位 , 坚持了两年后我感觉这份工作我学不到东西了 , 很难涨工资了 , 于是我有了新的想法 , 在公司独立做一个频道 , 或者是辞职创业?
我找到了3G门户的内容总监高总 , 我说现在微博这么火 , 我们应该做一个新媒体部门 , 就是把各大平台的内容 , 修改整合一下 , 发布到微博 , 形成微博矩阵 , 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扩大我们的品牌影响力 , 同时可以引流到我们3G门户 。
首先自己当时职位太低 , 没做出特别多的业绩 , 说话并没有多少说服力 , 其次自己不太懂得写计划书 , 不擅长用语言说服别人 。 高总说考虑一下 , 但几天后回复我 , 说暂时还不适合 , 毕竟各大频道都运营着微博 , 再次重组很麻烦 。 我并没有责怪高总 , 因为重新设立一个部门 , 他还需要跟CEO商议 , 赌在我这样一个普通编辑身上 , 风险太高了 。
后面我辞职去做新媒体了 , 一年后久邦数码上市了 , 又过一年后我的娱乐部门同事基本都离职了 , 内容总监高总带着娱乐主编和编辑团队也出来做新媒体了 , 他们做的其中一个影视IP , 叫毒舌电影 。

不管是上学还是上班 , 每去到一个地方 , 总有一些人会喜欢我 , 也有一些人会不喜欢我 , 好像天生的一样 。 我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 , 但总有一些同事特别欣赏我 , 可能会请我吃饭 , 可能会教我东西 , 可能会给我一些职场建议 , 这些朋友应该可以称为贵人吧 。
也会有些同事 , 我也没做任何对不起她们的事 , 但她们就是不喜欢我 , 处处好像要针对你 , 甚至背后说你坏话 , 我当时差点想拿着砖头拍过去了 , 最后还是忍住了 。 面对那些针对我的人 , 我当时挺生气的 , 但多年以后回头看 , 我早就不在乎了 。
在3G门户呆了两年 , 确实遇到瓶颈期了 , 看不到升职升薪的机会 , 也学不到更多新的东西了 , 最后上班都没有太多动力了 , 我觉得是时候出来做点自己的东西了 。 我的职场初期有好有坏吧 , 总体有点失败 , 钱肯定没赚到了 , 不懂得扩展人脉 , 也没有培养到什么商业头脑 。 就是见了一点点世面 , 还有积累了一些运营媒体的经验 , 也算是为以后做自媒体打下了基础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