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永不塌房”的虚拟偶像是一门好生意吗?( 二 )


《艾媒咨询 |2021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及网民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 有 8 成网民为虚拟偶像每月花费在 1000 元以内 , 且 37.6% 的网民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钱支持虚拟偶像 。 有 29.5% 的人为虚拟偶像月均花费在 500-1000 元 , 27.3% 的人花费在 200-500 元 , 23.2% 的人话费在 200 元以下 。

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 , 截至 2021 年年底 , 2021 年虚拟偶像领域的初创企业已获得 25 笔融资 , 所融金额从数百万人民币到数千万美元不等 , 创世伙伴资本、万象文化、网易资本、顺为资本、金沙江创投等投资机构纷纷入局 。
一位虚拟偶像项目投资人曾向媒体透露 , A-SOUL 这种顶级项目的日常直播是用电影《阿凡达》同类型光学动捕棚来做的 , 一个摄像头价格数十万 , 一个棚根据精度需求可能有数十个这样的摄像头 。 字节的相关团队最多时有 300 人 , 这个资金和人员配置是同行之最 。 而一般主播日常直播只会用手机做简单的面部捕捉 , 参与活动时才会穿动捕设备 。 若没有特别重要的场合 , 基本不会舍得进棚 。 \" 因为成本可能差了不止一个 0\" 。
但是 , A-SOUL 的成功同时也说明了 , 除去部分背靠强劲资本与技术的头部虚拟偶像 , 其他体量较小的中尾部虚拟偶像难以出头 。
作为一门生意在 b 站 up 主统计的 1 月的虚拟主播营收排行榜中 , 排名第一的虚拟主播 \" 嘉然今天吃什么 \" 能够做到月收入 73 万 , 第二名的 \" 阿梓从小就很可爱 \" 月收入 66 万 , 排名第 30 名的 \" 星汐 Seki\" 月入 16 万元 。 但据媒体报道 , 截至 2021 年 8 月 18 日 , B 站相对有关注度的 3472 个虚拟主播中 , 有 1827 人当月营收为 0 元 。 在虚拟偶像领域 , 二八效应依旧明显 , 粉丝粘性虽强 , 但尾部主播被粉丝看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虽然号称 \" 永不塌房 \" , 但虚拟偶像的圈子也绝不太平 。
在 2020 年以前 , 国内的 Vtuber 圈一直是日本公司占大头 。 早在四五年前 , 日本的 V 圈(vtuber)顶流公司 hololive 便带着旗下数十位虚拟偶像艺人进军中国市场 , 风光无限 。 但在 2020 年 , hololive 旗下某艺人在直播中将台湾称为国家 , 后续又对中国粉丝恶语相向 。 此事件以 hololive 公司退出中国市场落幕 , 这也被粉丝们称为 \" 一鲸落 , 万物生 \" , 从那以后 , 中国的虚拟偶像与虚拟主播迎来勃发期 。

除了虚拟偶像的言行问题 , 其 \" 中之人 \" 的真实身份被爆出也会对粉丝造成极大影响 。 一位资深二次元圈内人告诉 ZAKER 新闻:\" 你想如果可爱萌妹背后是个猥琐大叔 , 这谁受得了?\" 但如果被扒出的中之人与其虚拟形象相似程度高 , 则对双方都有着加成效果 , 例如 A-SOUL 里的成员向晚 。 网友从其社交媒体账号里把她的身材、相貌、喜好公之于众 , 一些人借此攻击向晚 \" 不专业 \" 并号称脱粉 , 但由于被爆出的真人与其虚拟形象相似度较高 , 该事件并未对向晚造成太大影响 , \" 在这一行 , 被扒出 ' 中之人 ' 大概相当于传统偶像曝出恋情 , 是一个重大负面事件 。 \"
目前 , 国内虚拟偶像产业发展仍不算成熟 , 大多虚拟偶像是由提供内容和提供技术的不同公司合作推出 。 这也意味着 , 一旦资本之间的合作断裂 , 虚拟偶像将面临重组甚至解散的风险 。 2 月 8 日 , 乐华圆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生了正式的工商变更 , 阿里巴巴 , 字节跳动均退出了股东的行列 , 网传乐华将收回 A-SOUL 中其中两位练习生 , 这也意味着 A-SOUL 将变为三人团体 , 或者将迎来两位新 \" 中之人 \" , 无论是哪种结局 , A-SOUL 的粉丝都表示很难接受 。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实习生杨亚晨 肖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