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琴|娱乐圈“异类”朱哲琴:国际上声誉比王菲高,不走穴不接代言( 二 )


多年过去 , 如今李娜已经遁入空门 , 王菲只一心扑在爱情上 , 唯有朱哲琴还在为音乐而努力 。
相比王菲的天后地位 , 朱哲琴在国内的知名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但是 , 朱哲琴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知名度 , 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 却不是王菲可以比的 。
她的唱片曾经同时在全球多个国家发行 , 被列为全球最佳世界音乐唱片 。
她还曾获英国IBC二十世纪杰出成就人士奖 , 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世界融合专辑奖等等 。
如果说王菲、那英等歌星的成就主要在内地以及港澳台 , 那么朱哲琴却是世界性的 , 也是国内第一个真正走向世界的歌手 。
有人这样评论她:“假如中国只有一个女歌手的话 , 那么一定是朱哲琴 。 ”

她的音乐让世界为之动容 , 并被称为“天籁女声” 。
相比王菲声音的空灵 , 朱哲琴的声音带着神秘、淳朴 , 但又不失王菲的灵性 。
作为流行歌手 , 王菲也逃不了模仿的痕迹 。

内地的音乐从最开始的模仿欧美 , 到港台 , 到后来的日韩 , 模仿痕迹严重 , 没有自己的风格 。
但朱哲琴是国内少有的风格型歌手 , 曾被作曲家何训田称赞:“朱哲琴使东方音乐有了质的变化” 。
相比于王菲音乐的商业化 , 朱哲琴的音乐来自于她看世界的一种眼光 。

02
1968年 , 朱哲琴出生在广州 , 但却是湖南人 。

她从小性格沉静 , 3岁开始学样板戏 。
她对声音尤其敏感 , 某些声音在常人那里再普通不过 , 但她却“受不了” , 为此经常失眠 。
之后 , 父亲给她买了一台收音机 , 开始听音乐的她 , 美妙的音乐让她从那些难以接受的噪音中解脱出来 。

从小学开始 , 她就有机会接触西洋音乐 , 10岁开始在中山纪念堂演出 。
80年代 , 香港歌坛正处于最辉煌的时期 , 当王菲还在唱《大海啊故乡》《小百灵之歌》等民族歌曲的时候 , 朱哲琴演唱的是港台和欧美的流行歌曲 。
朱哲琴在读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时候 , 那英、黄绮珊、毛宁、火风、李春波等歌手正在广州一个叫名叫“卜通100”的音乐卡座唱歌 。

谁能想到 , 这些歌手之后多年撑起了内地乐坛的半壁江山 。

那时候 , 朱哲琴也跑去卜通100应聘 。
凭借出色的嗓音 , 她成为了那里的
彼时的王菲 , 已经跟着父亲移居到香港 , 跟着香港“音乐教父”戴思聪学习音乐 , 为出道做准备 。
1989年 , 王菲正式在香港娱乐圈出道 , 并发行专辑《王靖雯》 。
第二年 , 22岁的朱哲琴去参加青歌赛 , 拿了一个亚军 。
她以及她演唱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 彻底火了 。
很多唱片公司和商业演出不断找她邀约 , 但让人意外的是 , 她都拒绝了 。
在青歌赛上 , 让朱哲琴收获最大的 , 是认识了担任评委的作曲家何训田 。
作为先锋作曲家 , 何训田被称为“这个时代的奇才” , 他和朱哲琴一见如故 。

后来正是有了他们的合作 , 才推出了一张张轰动世界的专辑 , 两人也因此成为最完美的“黄金搭档” 。
03
青歌赛两年后 , 朱哲琴才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 于是正式出道 , 并推出首张专辑《黄孩子》 。

第二年 , 王菲因为《容易受伤的女人》红遍两岸三地 , 向着她的天后宝座一步步迈进 。

1993年 , 何训田和朱哲琴开始创作专辑《阿姐鼓》 。
为了创作这张专辑 , 两人一起去了西藏寻找灵感 。
在西藏采风过程中 , 朱哲琴得到启悟:“我再也不会在一个城市或者一批人的生活规则里去看待这个世界 , 我会跟自然对话 。 ”

之后 , 何训田和朱哲琴把在西藏的体验以及感悟融入到了专辑《阿姐鼓》里 。

和当年中国流行乐坛主要讲情爱不同 , 这张专辑主要讲生和死、人和自然等的关系 。
何训田在专辑出来后 , 认定了这张唱片一定会大火 。
因为这张唱片 , 人们听完后 , 在朱哲琴声音高潮迭起与婉如平湖之间的转换中 , 有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
只是当初唱片公司并不看好这张唱片 , 投了一部分钱后再也不愿意再投钱 。
后来 , 朱哲琴便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在唱片上 。
经过3年的创作 , 在1995年终于推出了这张充满着浓烈东方民族风味的专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