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沈奕斐:“互联网不相信爱情,但我还是要为它说话”( 二 )


“互联网不相信爱情” , 原因有不少 。 /《她》剧照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格外强调个人发展的今天 , 爱情 , 这项“不能被理性严格管理、规训”的“奢侈品” , 似乎让现代人站在了“效率”、“成长”的对立面 。
作为一个“爱情布道者” , 沈奕斐教授从社会学角度 , 解构人们为何不再相信爱情 , 同时也孜孜不倦地 , 把爱情的“礼物” , 一件件掏出来给大家看 。
在她最新的视频课程《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中 , 沈奕斐提出“爱情的三个价值”:探索和发现自我价值、与外界建立联系 , 以及升华性欲望 , 而实现这三个价值的过程 , “能帮助我们培养处理差异的能力 , 建立你、我、我们的边界意识” 。
自我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 沈奕斐强调 , 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 , 才能通过“镜像自我” , 感知到不同方面的自我 。 另一方面 , 在亲密关系中 , 我们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的确认——独一无二的、不曾被其他人看到的自我 。 她举例 , 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 , 维特因为绿蒂的爱情而更加肯定自我:
“自从她爱上我 , 我多么崇拜自己!”
爱情很麻烦——这是沈奕斐收到粉丝最常见的反馈之一 , 两个独立个体的结合 , 必然意味着个体边界的模糊和差异的碰撞 , 摩擦不可避免 。
在亲密关系中 , 我们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的确认 。 /《少年歌德之烦恼》剧照
因此 , 沈奕斐强调 , “差异” , 正是亲密关系可以施展拳脚的地方 。 进一步说 , 亲密关系是“处理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 。 当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个体发生冲撞 , 如何深度理解另一个人的心灵、需求 , 处理其中的矛盾 , 可以教会我们欣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从而对生命更宽容、更慈悲 。
另一方面 , 沈奕斐更强调亲密关系带来的深度连接 。 在社会关系原子化的当下 , 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沟通便利 , 制造了“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的感觉 , 爱情似乎也可以被替代 。
比如近几年 , “虚拟恋人”成为单身青年的爱情替代品 , 只需几十元 , 消费者就可以定制一个满足自己审美、性格要求的线上伴侣 , 通过语音陪聊的方式 , 获得安慰 。
可问题在于 , 虚拟恋人并不能给人带来深度的连接 。 它不是真实的人 , 它不会跟我们产生冲突 , 它只是我们幻想的投射 , 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地认识自己、走进其他的生命 。 从初期关系走向深度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就是出现冲突 , 处理冲突 , 达到两个人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连接 。
沈奕斐说:爱情中的深度连接 , 可以帮助我们共度人生中的荆棘之地 , 有时候甚至是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问题 , 但是伴侣知道“关卡”在哪 , 而这种超越性的了解 , 让我们不会感到自己被世界抛弃 。
虚拟恋人并不能给人带来深度的连接 。 /B站图片
比起等待“被爱” , 沈奕斐想要告诉大家“爱人”的幸福 , “给予的感觉很好 , 愿意适应别人、去努力为他人做一些事 , 也是一种幸福” 。
爱情与生命
2021年 , 是沈奕斐和丈夫商建刚结婚的第20年 。 周年纪念日当天 , 两人在共同的母校复旦大学内 , 拍摄了简单的纪念照片 , 沈奕斐坐在丈夫的自行车后座上 , 正如二十多年前一样 。
对于今天自己的爱情观 , 沈奕斐会归结于这段生命力旺盛的婚姻——“我自己是一个婚恋的受益者 , 在我人生至暗时刻 , 是先生陪伴我走出来的” 。
周年纪念日当天 , 两人在共同的母校复旦大学拍摄了简单的纪念照片 。 /B站@沈奕斐
2007年 , 沈奕斐教授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 , 研修了一门名为《人类学原著选读》的课程 , 课上老师分享人类学家的八卦 , 沈教授发现 , 这些“私生活”并非是枯燥理论之外的娱乐花絮 , 而是学者日后研究方向、学术立场背后的重要线索 。
1996年 , 沈奕斐与丈夫在校园相恋 。 回忆起当时被表白的情景 , 沈教授对新周刊记者笑言 , 自己“没有一丁点属于女性的矜持、犹豫” , 她不假思索地答应——“我告诉自己 , 他只会向我表白一次” 。
那年 , 沈奕斐是国际政治专业的大二学生 , 是95国政的班长 , 丈夫就读于隔壁的法律专业 , 是95法律的副班长 , 两人的校园恋爱轰轰烈烈 。
5年后 , 两人在上海黄浦区婚姻服务中心领了证 , 尽管母亲反对她嫁给这个来自“包邮区”之外的小伙子 , 但沈奕斐坚定这就是她此生寻觅的爱人——上进、帅气 , 而且贫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