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甜|从“三料视后”到沦为“娱乐圈废品”,李小璐毁了马苏的一切( 二 )


不过穷归穷 , 马苏的父母一直相信着一个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 , 再穷不能穷教育 , 所以在培养马苏这一方面 , 他们十分舍得投资 。

小时候的马苏就生得漂亮 , 瓜子脸 , 白里透红的皮肤 , 再加上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 , 仿佛都会说话一般 , 住在同个院子里的邻居给她取了个外号 , 叫“小公主” , 意思就是气质好 , 有福气 。
那时电视机刚刚普及到平民老百姓的家中 , 马苏家里没有钱买 , 但是邻居家有 , 于是十分喜欢追剧的她就天天跑去邻居家看电视 , 这一看就是一个下午 , 甚至连邻居都午休了 , 她还呆在那里一个人津津有味地看 。
马苏的母亲担心马苏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人家的正常生活 , 还会拖累自己的学习成绩 , 左思右想一番后 , 她咬了咬牙给马苏报了一个舞蹈兴趣班 , 一个学期500块 , 足足顶得上夫妻两人一个月的工资 。

一次阴差阳错的尝试 , 没想到就这样打开了马苏的新世界 。 她仿佛天生与舞蹈存在某种奇妙的缘分一般 , 一个星期下来 , 她早就把电视忘到一旁了 , 最令人意外的是 , 马苏是最晚到培训班学习的孩子 , 却又是进步最快的那一个 。
日复一日 , 无论寒暑 , 在某个路口处 , 总有人会看到有一个小小的女孩子 , 背着红火的小书包 , 早早地在门口等着 , 等着她妈妈送她去学习舞蹈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马苏愈发变得好看起来 , 加上又擅长跳舞 , 这让她瞬间成为了全校老师最喜爱的学生 , 学校里每次举办文艺汇演 , 必定都会有她的一席之地 。
马苏的父母看着舞台上自信活泼的女儿 , 心里既幸福又烦恼 , 幸福的是自己的辛苦并没有白费 , 女儿的优秀是他们付出的最大慰藉 , 而烦恼的却也是女儿的优秀 , 因为优秀的人终究要更高的舞台上去展示 , 而作为父母 , 他们却没能力把孩子送到那样的舞台上 。
为了让马苏拥有更好的学习机会 , 他们四处托人找关系 , 但因为没有钱 , 几个月下来 , 这件事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
就在马苏的父母愁眉不展的时候 , 马苏的班主任给了他们一个建议:“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正在扩招艺术生 , 可以让马苏去尝试一下 , 虽然学费昂贵 , 但是这是综合考虑下来的最优选择了 。 ”

就这样 , 在马苏小学毕业之后 , 妈妈就带着她南下前往北京参加考试 。
然而 , 理想很美好 , 现实却十分骨感 。 在哈尔滨的小县城里 , 马苏无疑是优秀的 , 但放到全国的统考中 , 还是显得不太够看 , 所以第一次考试中 , 她就被淘汰了 。
回去之后 , 马苏并没有放弃 , 而是抓紧时间不断练习 , 继续提升自己 。
但是马苏不是玛丽苏女主 , 没有金手指 , 没有拼爹的能力 , 这时候运气似乎也开始离她远去 , 所以她在入学考试中屡战屡败 , 连考6次也没能过线 。
接连的失败让马苏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 她变得自怨自艾 , 无精打采 。

1993年 , 马苏12岁 , 眼看着女儿的年龄渐长 , 父母不得不咬牙让女儿以插班生的身份进入艺术学院学习舞蹈 , 但巨额的插班生学费却成为了他们一家跨不过去的大山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为了成就女儿的人生之路 , 让女儿的人生起点尽量高一点 , 马苏的父母决定变卖掉家中一切值钱的东西 , 再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钱 , 这样才勉强凑够了马苏一年的学费 。
马苏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 , 为了能让自己上学 , 父母早已“倾家荡产” 。 还记得离家上学的那一天 , 她没有说什么话 , 只是默默地跪在地上给父母磕了三个响头 , 然后便一头扎进了人海之中 。

等到马苏离开后 , 她的母亲也选择辞去了编制 , 南下浙江打工 , 以体力换取更多的报酬来维持女儿在北京的学业 。
而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求学的马苏 , 也深知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 别人来读大学 , 花的只是父母的零花钱 , 而自己透支的是父母的生命 , 所以在学习上她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 每一节课 , 都是她最早到达教室 , 每一次下课 , 都是她最后一个离开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她毕业 。
但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 , 马苏的心里却又是充满矛盾的 , 她既自信又自卑 , 自信的是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命运 , 自卑的却是自己的身份 , 因为她总觉得自费生的标签给她带来太多无奈和悲哀 。

1998年 , 刚满18岁的马苏迎来毕业季 , 按照原定的计划 , 她将顺利被分配到北京文工团工作 , 从事着她一直喜爱的舞蹈事业 , 还能顺便挣上工资 , 为自己辛苦操劳多年的父母分担一下生活的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