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从Xtacking 1.0到2.0 致态TiPro7000超过7400MB/s性能的秘密
近段时间以来 , 致态TiPro7000的问世 , 再次引发了全行业关注 , 作为一家2016年堪堪成立 , 不到6年 , 却实现了从SATA到PCIe3.0 , 再到如今消费级固态硬盘巅峰PCIe4.0 SSD , 全领域的产品布局 , 长江存储·致态背后的Xtacking?为何如此神奇?Xtacking技术究竟又有多少魔力?
根据官方解释 , Xtacking?是长江存储核心专利和技术品牌 , 代表着长江存储在3D NAND存储技术领域的创新进取和卓越贡献 , 同时它也是长江存储面向企业客户、消费者推广3D NAND产品的关键所在 , 也是体现长江存储原创设计的代表品牌 。
文章图片
致态TiPro7000(1TB)
这个解释实质上有两重意思 , 一方面着重强调了Xtacking是一项核心的闪存制造技术 , 是长江存储近年来发展壮大的关键专利 , 另一方面则是揭示了Xtacking已然成为长江存储重要的品牌资产和代名词 , 有着非同凡响的象征意义 。
今天 , 我们抛开品牌意义不聊 , 重点聊聊Xtacking?作为闪存制造技术 , 是如何推动致态TiPro7000的性能炸裂 。
01 主流NAND闪存制造逻辑
在理解Xtacking?技术之前 , 我们需要先聊聊全球其他闪存厂是如何制造闪存的 。
【闪存|从Xtacking 1.0到2.0 致态TiPro7000超过7400MB/s性能的秘密】
文章图片
图源于互联网
我们都知道现阶段全球NAND闪存玩家 , 主要有三星、铠侠/西数、Intel/Micron以及SK海力士等几家 , 其中铠侠和西数 , intel和Micron , 基于资本和市场共享机制 , 在这里可视为一家 。
通过上图全球主流NAND闪存横截面可以看到 , 制造技术上 , 三星和铠侠/西数大体上保持一致 , 都是常规的并列式架构 , 这样的好处在于加工难度较低 , 但对于晶圆蚀刻设备与技术要求太高 , 尤其是三星采用的一次性加工、内存孔(Memory Hole)的HARC蚀刻技术 , 更是对于设备和操作经验要求极高;
铠侠/西数采用的则是相对轻松的两个48层堆叠而成 , 在技术难度上更具操作性 , 但也存在着内存孔的贴合匹配等问题 。
Intel/Micron以及SK海力士 , 则采用了另一条制造路径 , 即CUA , CMOS under Array , 顾名思义就是将能够控制数据读取、写入的CMOS线路放置在Array以下的一种加工方式 , 这样的架构同样存在制造工艺难度较高 , 优势则在于能够扩大单个芯片的存储密度 。
文章图片
Xtacking架构下的长存颗粒
至于YMTC即长江存储则是采用了Xtacking架构 , 该架构原理是将CMOS线路用一种不同于存储单元(Memory Cell)的晶圆制造而成 , 分别通过Bonding工艺进行贴合 , 更加朴素的解释便是等同于 , 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通过数十亿根金属通道 , 将CMOS和Array进行连接 , 合二为一 。
02 Xtacking的先进性
看到这里 , 大家应该能够脑补Xtacking?架构和传统上下并列 , CUA等闪存结构的不同之处 , 那么耦合而成的Xtacking又有哪些特点呢?
从理论设计和实际经验来看 , 主要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高的存储密度以及更灵活的开发周期 。
文章图片
Xtacking架构生产工艺
先说速度 , Xtacking的制造原理是在两片独立的晶圆上 , 分别加工外围电路和存储单元 , 这样的话 , 可以在逻辑工艺上有着更多的自主选择性 , 从而让NAND获取更高的I/O接口速度及更多的操作功能 , 这也是致态TiPro7000能够取得超过7400MB/s的核心要义 , 从闪存制造的源头上 , 进行了性能优化 , 更多更高的I/O接口通道 , 为后续主控的性能调配奠定基础 。
推荐阅读
- 英语|英语四六级查分2月24日开通:两个入口可查
- 工程建筑|地狱难度 前无古人!人类第一次从底部横穿秦岭 最深2012米
- 狗|警方通报学生将狗从20楼扔下致死 已行政处罚:网友直呼太过分
- 微软|真正从头开始 消息称微软Windows 12系统与Win10/11大不同
- 互联网|女子从大厂离职后回乡更焦虑引热议:老家工作也很累 工资却更低
- 闪存|10万次寿命 兆易创新38nm闪存量产:所有环节均为国内供应链
- 北京|从北京到纽约 仅需1小时?
- AMD|出走8年老将从AMD回归!Intel GPU取经路能否“通关”
- 冬奥会|你从哪个“墩”迷上?回顾冰墩墩爆红名场面合集 :“义墩墩”含泪告别冰墩墩
- 机械硬盘|DIY从入门到放弃:硬盘寿命可以长到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