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启第一作,《超凡蜘蛛侠》为何没达到人们的预期?( 二 )


与之相反 , 加菲尔德饰演的彼得更加情绪化 , 偏向于当个独行侠 , 尽管这部电影中的动作元素更加丰富、直接 , 而且已经通过回顾彼得已故双亲的片段 , 从侧面说明了彼得性格的成因 , 但这样的主题最终还是没能打动观众 。
被遗忘的父辈们《超凡蜘蛛侠》甚至在首张宣传海报发布之前就已经营造出了一种十分黑暗的氛围 , 这也多亏了詹姆斯·霍纳为这部电影制作的配乐 , 从电影开头的回顾就奠定了基调 。

在彼得儿时 , 他的父母理查德·帕克(坎贝尔·斯科特饰演)和玛丽·帕克(艾伯斯·戴维斯饰演)就莫名地离他而去 , 把他托付给姨夫姨妈抚养 。 这样的开头意味着整片的剧情大概率会完全围绕彼得的身世之谜而展开 。 但实际上 , 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着墨于彼得的身世 , 反倒是在反派出现后立刻发展成为传统的英雄大战反派模式 。
片中出现过好几次询问彼得身份的剧情 , 其中一幕是彼得来到奥斯本大厦 , 在前台寻找名牌时 , 前台小姐问:「找不到自己在哪吗?」 。 还有一次是彼得走进教室时 , 讲台上的老师正好讲到大部分小说都围绕的一个问题:「我是谁?」 , 但之后也并没再深入讨论 。
除了彼得有几次尝试过探索父母的失踪之谜以外 , 这部电影极少涉及到彼得对自身的思考 。 它原本似乎是想在众多叙事元素之中找到一个平衡 , 包括彼得父母遇难之谜、彼得对父亲的回忆、彼得与父亲的友人康纳斯博士(瑞斯·伊凡斯饰演)的关系、本叔以及格温父亲乔治·斯泰西(丹尼斯·利瑞饰演)的去世 , 但实际上 , 这么多元素都只是简单地一个接一个出现而已 , 均没有深入说明 。

本叔遇难后 , 彼得开始运用自己的超能力打击犯罪分子 , 而且在之前的电影和漫画中 , 本叔都会对彼得说出那句名言:「能力越大 , 责任越大 。 」但这部电影却把台词做了改编 , 他说的是「如果你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 你就有帮助别人的责任和义务」 , 虽然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 但还是少了原先那句名言的光环 。
彼得随后的行动则更为复杂 , 警队队长斯泰西出场一个小时之后也终于迎来了主线剧情 , 警察们秘密追捕一名罪犯的过程被彼得扰乱了 , 因为这名罪犯正是杀害本叔的仇人 。
但与《蜘蛛侠 3》中梅姨让蜘蛛侠所做的不同 , 在这部电影中 , 彼得并没有不断与内心的复仇冲动做斗争 , 而是被其他剧情转移了注意力 , 比如康纳斯博士准备使用药物发射装置让所有人变异成蜥蜴(很讽刺的是 , 这是本片中唯一体现出能力和责任之间冲突的剧情) 。 这也成功中断了彼得对复仇的进一步思考 , 而杀害本叔的凶手就没再出现过 。

《蜘蛛侠》的电影里经常会出现充当彼得父亲的角色 , 而《超凡蜘蛛侠》给彼得带来了三位「代理父亲」 , 外加一位抛下他不管的亲生老爸 。 然而在观众眼中 , 他并没有体现出多少被抛弃的悲伤 , 因为电影中不断出现亲情方面的剧情 , 尽管这些内容有些尴尬 , 而且相互重叠 , 却也没有对主题的发展起到任何作用 。
在彼得开始寻找杀害本叔的凶手之后 , 他就放弃了寻找父亲去世之谜的真相 。 而随后 , 在他的精神导师康纳斯博士变异成蜥蜴人之后 , 彼得甚至把这两件事都抛在了脑后 , 而康纳斯博士的变异也被描绘成了彼得经历的另一次背叛和抛弃 , 同时彼得也不得不与他进行战斗 。

上面讲到的每一段剧情都相互独立但又串连在一起 , 让整部电影显得支离破碎 。 乔治·斯泰西的英勇献身算得上是本叔之死的再现 , 同时也让彼得再一次经历了分离的痛苦 , 而这两位角色在谢幕之前仅有过一次对手戏 。
格温在谈及对父亲安危的担忧时 , 将有关离别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 , 但父亲去世后 , 格温表现出来的悲伤却被缩减成了一段简短的蒙太奇片段 , 而且还只是为了刺激彼得 , 让他纠结是否继续追求格温 。
彼得对罹难的斯泰西队长许下了承诺 , 为了格温的安全 , 他将远离格温 , 老版《蜘蛛侠》中的彼得也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 , 而他在饶了一大圈之后还是决定打破这份承诺 。
电影最后一幕定格在彼得和格温相互会心一笑 , 这显得十分尴尬 , 因为他们都背离了双方父辈们临终前的遗愿 , 而这部电影大部分的主题就是渴望缺失的父爱以及面对父亲的死亡 , 这样的结尾显得格外不合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