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哥哥”张国荣,一生帮人无数,是谁把他逼上了绝路?( 二 )


张国荣原名张发宗 , 父亲张活海是香港著名的洋服裁缝大王 。 张活海做衣服的手艺一流 , 连著名导演希区柯克和好莱坞演员加利·格莱特都曾光顾过他的店铺 。

60年代张活海在香港的店铺张国荣是家里的第十个孩子 , 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
按理来说 , 他的一生应该喜乐无忧才对 , 可偏偏命运却给他开了个玩笑 。

张国荣(左前)难得留下一张与父母一起的合影张国荣的父亲张活海有钱却也花心 , 常常拿着钱在外头花天酒地 , 还娶了两房姨太太 , 什么风流韵事都沾了个遍 , 这一切都让张国荣的母亲潘玉华极为失望 。
从小 , 张国荣的眼前浮现的 , 便是一个整日烂醉的父亲和冷若冰霜的母亲 , 他俩除了吵架就是冷战 , 张国荣从未在他们身上感受到所谓的亲情 。
于是他一直和外婆住在一起 , 和他感情最好的 , 反而是从小照顾他的佣人“六姐” 。

张国荣和“六姐”与父母的亲情缺失也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 张国荣接受采访时曾说 , 直到父母去世 , 他和父亲住在一起的日子不超过5天 , 和母亲相处的时间都不超过半年 。
这也导致了他和母亲之间比普通朋友还要生疏 , 有一回母亲去他家里 , 连上个厕所都要客气地问一句:“能不能用一下你的洗手间?”
这句客气的话瞬间击碎了张国荣的内心 , 原来自己和母亲已经生疏至此 。
家庭的冷漠让张国荣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家 , 13岁那年 , 他踏上了去英国留学的路 , 读完中学后 , 他继续留在英国利兹大学深耕纺织专业 。

眼看张国荣就要走上子承父业的道路 , 可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
父亲突然中风危在旦夕 , 不得已他只好辍学返回香港 。 虽然父亲后来转危为安 , 但他在英国的学业也无法再继续了 。
从此他便留在了香港 , 但长期的国外生活早已让张国荣养成了自力更生的习惯 , 他不愿靠父母 , 便自己外出打工 。

可一个连大学都没毕业的毛头小子又能做什么呢?他只好在社会的底层摸爬打滚 , 干过小商贩 , 卖过牛仔裤 , 即使是最脏最累的活 , 张国荣依然努力做到最好 。
也许正是这段灰暗的经历 , 让张国荣真正懂得了生活不易 , 唯有隐忍方能涅槃重生 。
今后的日子里 , 无论他是处于巅峰还是谷底 , 他永远都是一副不骄不躁的模样 。
因为他早就经历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 往后那些痛苦对他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呢?

02
在打工路上几经挫折后 , 张国荣总算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
1977年 , 21岁的张国荣机缘巧合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亚洲歌唱比赛” , 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 没想到他居然在这场大赛里一举夺得了亚军 , 还顺势与电视台签约了 。

颁奖时 , 曾有人对他说 , 我一定会让你成为超级明星 。
说者无意 , 听者有心 。 那一刻张国荣抱着一丝期待 , 或许自己真的可以在娱乐圈闯出一片天 。
然而当时的香港早就众星云集 , 最不缺的就是明星 , 他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 压根没人关注 。
他的第一张专辑无人问津 , 甚至被传在唱片行里以一元一张的价格贱卖 。

彼时的张国荣唱歌生涩 , 技巧也不成熟 , 在一众音乐大咖里实在是毫不起眼 , 再加上他在国外生活时间长 , 穿着比较前卫 , 国内观众根本不买他的账 。
那时只要他一上台 , 台下便嘘声一片 , 经常是嘘声伴随着他的歌声结束 。
可一向乐天派的张国荣并没有因此退缩 , 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 他曾发出豪言:“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后悔今天嘘我 。 ”

果然 , 时光不负有心人 , 1982年 , 26岁的张国荣便迎来了转机 。
那年他转投华星娱乐唱片公司 , 并于次年发布了首张个人唱片《风继续吹》 , 这张唱片让他的名字总算被推到了台前 。
1984年 , 28岁的他趁热打铁 , 又以一曲《Monica》奠定了歌坛巨星的地位 , 这首歌一度成为当时的乐坛金曲 , 让他成为了香港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 。

于是第二年 , 他顺势而为 , 开始转战演唱会 , 那一年 , 他甚至打破了香港歌手开演唱会的记录 , 一连在红馆开了十场演唱会 。
那段时间 , 张国荣不断开演唱会 , 不停出专辑 。
他的勤奋和天赋让他火遍了全香港 , 成为了最早一批的实力偶像派 。
然而 , 伴随着名气而来的 , 还有是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