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肉店里的培训班号称“考研包过”?济南警方侦破作弊案


驴肉店里的培训班号称“考研包过”?济南警方侦破作弊案
文章图片

□ 本报采访人员 姜东良
□ 本报见习采访人员 李 娜
□ 本报通讯员 刘晓静
前段时间 , 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分局侦破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组织考试作弊案 , 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 , 查获涉案电子设备一件 , 扣押涉案资金20余万元 。 作弊的7名考生考试科目成绩为0 , 3年内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 。 目前 , 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
此案是组织考试作弊罪和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的典型案例 。 案件侦办过程中 , 民警克服取证难、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强等困难 , 挖出了一条培训招揽考生、购买和发放作弊工具、提供考试答案的黑色产业链 。
2020年12月26日 , 长清警方接到辖区多处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点工作人员报警 , 称有考生违规将伪装成橡皮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带入考场 , 并被当场查获 。 省公安厅立即组织济南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和长清分局成立专案组 , 连夜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
办案民警从询问小宋(化名)等作弊考生开始 , 了解案件发生原委 。 小宋是2021届大学毕业生 , 为了争取更高学历教育 , 决定在毕业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 。 但由于专业基础不扎实又不愿吃苦复习 , 便打起了走捷径的歪主意 。 通过网上搜索 , 他发现了一个收费几万元的考研速成班 , 其承诺“七天包过速成、不过退款” 。
在交了定金后 , 小宋来到学校附近一家驴肉店内开始上培训课 。 一周的培训课程内容并没有“过人之处” , 但在培训班快结束时 , 老师拿出了作弊器这一“杀手锏” , 并教授使用方法 , 商定在考试时通过作弊器发送试题答案 。
根据线索摸排 , 专案组迅速开展抓捕工作 。 12月27日 , 民警在济南陆续将李某、毕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 经审讯 , 李某在济南经营一家驴肉店 , 因为之前干过职业培训 , 结识了培训圈内一部分熟人 。 硕士研究生考试一周前 , 李某等人以组织培训为幌子 , 招揽考生在长清多个考点参与考试作弊 。 考试前日 , 他们在长清区四处考点附近进行踩点并架设收发设备 。 26日考试时 , 犯罪团伙通过作弊器无线传输 , 与正在考试的考生传输考题答案 , 实现作弊目的 , 被监考老师发现 。
李某、毕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从哪里购买的作弊工具?传输的试题答案从哪里获得?他们有没有幕后“指挥者”?专案组民警顺藤摸瓜 , 经过大量侦查取证后锁定了“上线”衣某 。
侦查中 , 警方发现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衣某反侦查能力极强 , 一直在省外从未现身 , 所以参与作弊的学生并不知道此人 。 而且衣某使用多个QQ号、微信号、电话号码与团伙成员联系 , 在买卖作弊器材和试题答案时没有收款记录 , 并且在案发后扔掉了所有手机 。
“衣某曾经在外省有过两次组织作弊行为 , 都因为证据不足逃脱了处罚 , 他认为自己这次又没有留下聊天记录、收钱记录 , 只要坚持不交代实情 , 还可以钻法律的空子 。 ”长清分局网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纪大林说 , 但让衣某没有想到的是 , 专案组通过多种研判手段锁定了他的网上和网下轨迹 , 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 。
经查 , 在衣某指挥下 , 该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 , 分别有人负责网上招揽考生、联系购买作弊设备、架设作弊设备、联系购买答案等 。 2021年4月11日 , 长清警方赴外省将衣某抓获 。
为什么犯罪团伙能买到窃听窃照等作弊器材?为什么窃听窃照器材能成功绕开考场屏蔽技术……每一个问题都是考试作弊黑色产业链中的一环 , 只有各个击破 , 才能彻底斩断这一链条 。
其中 , 加强对窃听窃照等作弊器材生产厂家的查处 , 是斩断黑色链条的关键一环 。 “生产窃听窃照等作弊器材的企业多是小厂房、小作坊 , 监管、查处难度大 。 ”专案组成员、长清分局新城派出所副所长崔全光介绍 , 考试作弊犯罪日益高科技化、产业化 , 有的企业甚至还为组织作弊团伙提供定制服务 , 专门生产能绕过检测、具备当地考场无法屏蔽波段的电子设备 。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QQ、微信、电话号码等虚拟网络的实名制 , 这样有利于案件侦查中犯罪嫌疑人相关证据的收集和固定 。 同时 , 进一步提高考场屏蔽技术 , 给考试作弊行为以技术反制 , 从而预防作弊发生 。 ”崔全光说 。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法学教授张德军介绍 ,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 , 增设了组织考试作弊罪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9年9月4日的出台《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 只要组织考试作弊的行为已经实际严重危害到考试秩序 , 即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 , 作弊目的是否实现并不影响犯罪既遂的成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