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双11”直播带货乱象 直播间抢到的商品真的便宜吗

● 主播素质参差不齐、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现象引起诸多消费者吐槽 , 在营销套路、平台规则的裹挟下 , 消费者要抢到真正划算的商品越来越难
【调查“双11”直播带货乱象 直播间抢到的商品真的便宜吗】● “头部主播”依靠规模效应 , 掌握了与品牌商家谈判压价的资格 , 吸引了大部分用户的流量 , 而店铺自播或者中小主播则难以冲破“头部主播”带来的注意力垄断 。 这种直播竞争生态的失衡 , 导致直播带货乱象丛生
● 要加强事前抽查 , 主动监测交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 及时约谈不法商家 , 甚至可以要求商家作出一定承诺;还要加强技术监管 , 构建平台技术监管体系
□ 本报采访人员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杨轶男
流量见顶的“双11” , 正从“平台大战”演变成“直播大战”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 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已占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 , 直播电商消费习惯逐步养成 。 今年“双11” , 电商们抓住直播带货良机 , 以让利、赠品等形式纷纷挤进知名网红的直播间;而那些没有挤进去的 , 要么自己在平台上直播 , 要么邀请一些不太知名的主播做直播 。
价格低廉、购物便捷、秒杀福利、补贴红包……直播间的这些噱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直播购物 。 然而 , 《法治日报》采访人员近日调查发现 , 主播素质参差不齐、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现象引起诸多消费者吐槽 , 在营销套路、平台规则的裹挟下 , 消费者要抢到真正划算的商品越来越难 。
乱象一
饥饿营销 价格误导
一盒面霜原价350元 , 直播间的价格也是350元 , 但会赠送一些面膜或者水乳等小样 , 将这些赠品的价格也算入面霜价 , 再告诉消费者:面霜打了折!
这是资深“剁手族”刘默(化名)近日在某“头部主播”直播间购物时总结出来的直播营销套路——将赠品的价格附加至商品中 。
据刘默介绍 , 与往年“双11”的直播活动不同 , 今年各大直播间的商品价格普遍不低 , 尽管主播们高喊“家人专属福利”“全网最低价”“七折、六折、五折” , 但许多商品的折扣是通过赠送小样或单品的形式实现的 。
“举个例子 , 一瓶水乳预售188元后送价值60元的面膜 , 主播就说打了六八折 , 可这款面膜在全网都找不到价钱 。 而该水乳之前也只卖168元一瓶 , 感觉有厂商在借‘双11’狂欢清理库存 。 ”经过一番计算 , 刘默最终放弃购买该水乳 。
对于主播的这种行为 , 服装电商从业者爱园说:“赠品或小样并没有流入市场 , 价值也不太高 , 如果将赠品的价格加入商品中 , 其实是不太合理的 。 ”
11月4日 , 采访人员观看了某女明星的一场“双11”直播 。 其宣称某品牌面膜平时需要18元/片 , 但在直播间购买价格为128元/50片 , 平均每片面膜2.56元 。
采访人员同时进入电商平台搜索同款面膜 , 发现在该平台上这款面膜的售价为109元/40片 , 购买两件可以领取优惠券 , 最终可以198元的价格购买80片面膜 , 平均每片只需2.48元 。
一份由申万宏源发布的“双11”化妆品全渠道比价指南也反映了直播间的价格并非“最实惠”:该机构详细对比了41款包含国内外品牌的美妆商品全网最低价 , 发现有16款商品的全网最低价是出自免税店或者官方旗舰店等渠道 。
既然直播间价格并非“全网最低价” , 为何一些消费者仍然会对直播购物趋之若鹜?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主播们普遍采用的“饥饿营销”是背后原因之一 。
北京某公司职员赵磊平常喜欢看抓鱼相关的视频和直播 , 近期他给关注的一位主播起了一个新名字“永远30秒” 。 “这个主播一边直播抓鱼 , 一边卖诱鱼剂 , 每次介绍时都说 , 只上架30秒 , 大家赶快抢购 。 几分钟后 , 又上架30秒 。 他直播一两个小时 , 会有无数个30秒 。 ”赵磊对此有点哭笑不得 。
刘默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 她发现 , 主播会将商品分批次上链接 , “第一批上了300件 , 卖完后有些消费者没有抢到 , 过一会主播会说跟商家协商补货 , 可以继续抢购 , 过一会再上第三次、第四次链接” 。
直播行业从业者陈栋告诉采访人员 , 一些主播为了刺激消费 , 会制造商品非常难抢的假象 , “比如主播说这件商品只准备了500件 , 但实际上卖出500件之后商品链接还在 , 消费者还可以继续购买” 。
“直播是一种沉浸式购物 , 与搜索式购物的不同之处就是来不及比价 。 很多主播介绍商品的时间特别短 , 加上又极力宣称快没货了 , 诱导消费者匆匆下单 , 但消费者购买之后发现可能还有更低价 。 ”陈栋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