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把《上甘岭》和《长津湖》放在一起看,两部电影的差别,就出来了( 二 )


写到这里 , 我的泪水 , 不由自主地跌出眼眶 。

1955年 , 长春电影制片厂准备将“上甘岭战役”搬上银幕 。
上甘岭战役 , 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 , 是一场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的罕见战役 。 尤其是炮兵火力密度 , 已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 。 但我志愿军战士却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中 , 通过此次战役 , 打出了国威和军威 。

1955年初夏 , 时任中央电影局艺委会秘书长的林杉 , 和长影厂导演沙蒙 , 共同完成了电影剧本《24天》 。 故事讲述的是 , 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接收上甘岭阵地后 , 在缺粮断水的情况下坚守坑道 , 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 , 打退了敌人数十次的进攻 。 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24天 , 最终迎来大部队的反攻胜利 。
剧本完成后 , 长影厂组织精兵强将投入了紧张的拍摄工作 。 但是那时候 , 我国各方面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 包括拍电影更是如此 。 就连电影的胶片都很紧张 , 而现在大银幕上随处可见的特效镜头 , 那时更是想都不敢想 。 那时候的电影工作者们 , 为了影片的真实效果 , 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让演员进行实景拍摄 。

为此 , 《上甘岭》摄制组专门在安东附近 , 寻找到了一个跟上甘岭地形很相似的地方 , 然后调动了两个营的战士 , 翻表土 , 挖阵地工事 , 筑坑道口 , 造出了一个以假乱真的“上甘岭” 。

但纵然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 , 《上甘岭》剧组的所有同仁 , 还是精益求精地拍出了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电影 。
相比之下 , 《长津湖》的创作环境用“好到爆”来形容 , 也不为过 。 首先它的总投资超过13亿 , 有钱好办事的道理谁都懂 。 而且它还汇聚了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这三位颇具市场竞争力的导演 。 据说光群演就有7万人 。 更不用说各种高科技声光电特效的运用了 。

这些数字 , 我想对于当年创作《上甘岭》的主创们 ,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 那时的他们 , 唯一可以和《长津湖》剧组比拼的 , 就是主创人员的思想和智慧 , 以及他们的创作态度和精神 。
《上甘岭》的剧本先由林衫和沙蒙写出初稿 , 然后曹欣、肖矛也成为了剧本的创作者 。 而导演沙蒙和林衫虽然执导的影片不多 , 但他们都是从战争年代走来 , 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 而且他们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 , 为了追求真实效果 , 沙蒙多次前往朝鲜对上甘岭战役进行实地考察 , 走访了上百位当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战士 , 记录了多达十万字的材料 。 当时沙蒙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 可他却坚持攀上了五圣山 。

另外为了机枪音响效果的逼真 , 负责美工的刘学尧专门从上甘岭拣回了许多机枪子弹 , 然后由影片的军事顾问赵毛臣(他在上甘岭战役中担任连长)亲自打枪录音 , 呈现出了影片中最终的效果 。
而《长津湖》的创作过程也很认真 。
电影《长津湖》表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

在长津湖战役中 , 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 , 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 , 与武装到牙齿并且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 , 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 。 并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 。 这场战役 , 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路程的退却” 。 这场战役 , 成为了朝鲜战争的拐点 , 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

但这场战役 , 我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 1952年9月 , 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 , 当车行进至鸭绿江边时 , 司令员宋时轮要求司机停车 。 只见他神情肃穆地走下车 , 面向长津湖方向默默伫立 , 两行热泪 , 从他的眼眶缓缓流出 。 他脱下军帽 , 深深地鞠躬 。 当他直起身来时 , 这位泪流满面的将军 , 已经无法自持 。

宋时轮司令员是在用这样的方式 , 向在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们默哀和致敬 。
《长津湖》和《上甘岭》一样 , 是表现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题材 。
《长津湖》的编剧是创作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等作品的兰晓龙和黄建新等人 , 他们经过了5年多的时间来打磨剧本 。 然后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等人又经过了两年多时间的细致筹备 , 对于超大规模的服装道具以及军事装备进行了充足的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