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赌片的暴力美学,导演靠《出租车司机》爆红,斯皮尔伯格不敢用他

斯皮尔伯格|赌片的暴力美学,导演靠《出租车司机》爆红,斯皮尔伯格不敢用他

文章图片

斯皮尔伯格|赌片的暴力美学,导演靠《出租车司机》爆红,斯皮尔伯格不敢用他

文章图片

斯皮尔伯格|赌片的暴力美学,导演靠《出租车司机》爆红,斯皮尔伯格不敢用他

文章图片

斯皮尔伯格|赌片的暴力美学,导演靠《出租车司机》爆红,斯皮尔伯格不敢用他

《算牌人》(The Card Counter)受到关注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保罗·施拉德 。

这个靠写剧本而走红好莱坞的编剧、导演 , 成绩实在太过耀眼 。 他和马丁·斯科塞斯合作的《出租车司机》和《愤怒的公牛》堪称影史经典 , 也确立了保罗·施拉德的影坛地位 。

不仅如此 , 他还撰写过《美国舞者》、《迷幻人生》、《步行者》等风格鲜明的类型电影 , 他笔下的男主角们往往带着自我毁灭的颓废气质 , 随着剧情的展开 , 他们意外或被迫接受一项违背自己原则的任务 。 电影的结尾以主角付出巨大代价而得到救赎作为终结 , 期间夹杂着痛苦的牺牲以及宣泄的暴力 。


随着类型打磨的逐渐完善 , 保罗·施拉德开始在好莱坞“呼风唤雨” 。

1974年施拉德和弟弟伦纳德合作完成了剧本《高手》 , 随后把《高手》卖到了32万5千美元 , 而这个价钱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市场价 。 这个剧本后来被罗伯特·唐尼改写成了《唐人街》 , 成为了另一部影史经典 。
名声大噪的施拉德后来参与了斯皮尔伯格《第三类接触》的创作 , 但后者并不喜欢其风格 , 说施拉德的作品深藏了罪恶 , 而斯皮尔伯格想保留童趣与天真 , 所以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 。
毫无疑问 , 施拉德才华横溢且风格突出 , 他执导的《算牌人》入选了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虽然大家都知道电影得奖的希望渺茫 , 但为了一睹保罗·施拉德的导演、编剧作品 , 影迷还是为此非常买单 。

《算牌人》的男主角同《出租车司机》和《愤怒的公牛》里的一样 , 被自毁心理困扰 , 影片一开始 , 他似乎是一位冷静出手的牌手 , 但随着故事的展开 , 我们发现他有着不堪的过往 , 十几年的牢狱生活 , 坐牢之前是特殊监狱的打手、执刑人 , 从心理正常的大兵 , 到内心扭曲的狱卒 , 男主角靠着清心寡欲的监狱生活 , 以及出狱后的牌手生涯麻醉自己 , 忘掉过去 , 靠机械规律的生活 , 避免凶狠记忆的泛滥成灾 。


但年轻人奇克的出现 , 彻底打乱了男主角原本的生活 。 两人都是政治牺牲品 , 奇克的父亲与男主角一样 , 被培养成“刽子手” , 但随着非人道监狱行为的曝光 , 底层的大兵成为唯一的牺牲品 , 无论是中层领导或者高层人员 , 纷纷“平安着陆” , 有的人甚至还过得不错 , 唯独这些大兵 , 要么成为替罪羊 , 要么患上精神疾病 , 畏罪自杀 。

男主角失去了十几年的自由 , 年轻人奇克则失去了完整的家庭 , 父亲自杀 , 他欠下高昂学费 , 人生境遇艰难 。
奇克要联合男主角一起给父亲报仇 , 两人找到共同的“仇家” , 当时培训他们成为暴力机器的管理人 。
而男主角不想奇克误入歧途 , 他带着奇克参加各类扑克比赛 , 赚钱帮助年轻人还债 , 想他过上正常的、没有仇恨的生活 。 眼看一切朝着正常方向发展 , 原本相互治愈的两人 , 却因为相似的经历 , 唤醒了彼此最恐怖的记忆 。

枯燥的牌局与泛滥的记忆形成强烈的剧情张力 , 动静皆宜地将剧情推向了高潮 。 这也是影片最有意思的地方 。

大部分人看片名以为是部“赌片” , 整个第一幕也与赌牌息息相关 , 人物塑造看起来像是叱咤风云 , 却不愿抛头露面的赌神 。
就像男主角自己说的那样 , “玩扑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 精通算牌的他 , 每晚只赚几百美元就离开 , 免得庄家不开心 , 他也不想惹是生非 , 只想静静地玩儿扑克 , 杀杀时间 , 将过去彻底埋入记忆深渊 。
玩儿牌是明线 , 男主角与年轻人的过往暗线才是影片的主题闭合点 。 影片直指鹰牌高层的恐怖审讯行为 , 两场鱼眼夸张镜头的描绘 , 将监狱刻画成人间地狱 , 是大兵们永远难以摆脱的梦魇 。

【斯皮尔伯格|赌片的暴力美学,导演靠《出租车司机》爆红,斯皮尔伯格不敢用他】而与自形成对比的则是男主角安静的承受各种惩罚 。 在监狱里看书、大牌 , 享受规律的生活 。 两种监狱场景 , 以及男主角心理状态的不同 , 拉升了戏剧冲突 , 令控诉掷地有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