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是不急着下结论

女孩|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是不急着下结论

文章图片

女孩|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是不急着下结论

文章图片

女孩|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是不急着下结论

文章图片

女孩|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是不急着下结论

最近一段时间 , 我们见证了太多事件的大反转 。
先是林生斌 , 从感动千万人的“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好丈夫、好父亲 , 到公布新恋情后 , 被扒出过四年里 , 一边说着不会再爱了 , 一边有了新的恋人和孩子;一边消费着人们的同情 , 一边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 那些曾经被他打动的人 , 昨天为他多伤心 , 今天就为他多气愤 。 接着是吴亦凡 , 被女大学生都美竹发文揭发他以拍MV选女主角的名义 , 将女孩约到自己家里 , 以恋人名义相处几个月后 , 又玩冷暴力 , 直接消失 。 双方各执一词 , 来来回回的舆论战打了一个多月 , 直到北京警方发布通告 , 牵出事件背后还有两个重要角色 , 一个是帮都美竹写稿子的网络写手 , 一个是冒充受害者 , 骗取赔偿金的诈骗嫌疑犯 。

打开手机 , 人设崩塌与事件反转 , 几乎成为常态 。 马未都曾在《圆桌派》里开玩笑地说:“现在的新闻 , 没有反转过三次 , 就不要出来点评 , 因为一定会反转 。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 , 我们的情绪 , 很容易被裹挟到一种集体氛围中 , 跟随着事件的发展而紧张、焦虑、愤怒、颓唐……在喧嚣中保持冷静 , 遇事不急于下结论 , 变成一种难得的品质 。

根据“吴亦凡事件”的通报和媒体采访 , 写手徐某在引导事件舆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徐某称 , 自己是看到都美竹第一次发布的微博后 , 觉得她写得不行 , 想要帮帮她 , 于是便主动联络她 , 听她讲自己的经历 , 自己再做文字加工 。 他自称受过相应的心理学训练 , 懂传播学 , 知道如何利用吃瓜群众来引发舆论 。 事实也如他所愿 , 6月份都美竹第一次发文控诉吴亦凡的时候 , 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水花 , 吴亦凡还在淡定地出席商业活动 。 7月份由徐某执笔后 , 就迅速点燃了舆论 , 相继有20多个女孩出来控诉吴亦凡 , 还带动了一阵“女孩帮助女孩”的运动 。 然而 , 徐某又很快被曝出并不是他自称的什么英雄主义、为了正义 , 而是他一贯在网上寻找性侵的受害者 , 冒充心理学大师 , 骗取信任和对方的隐私后 , 再威胁对方 。 世事纷扰不断 , 无论事实如何 , 不可否认的是 , 徐某很懂得如何煽动群体情绪 , 掌握了带节奏的密码 , 而这份密码 , 在《乌合之众》中早有答案 。
《乌合之众》是社会学、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 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 他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体行为为研究对象 , 在书中极为准确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 也就是当“人”汇聚为“人群”之后 , 会有怎样的变化 。 这本书出版于1895年 , 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 畅销不衰 , 其中的观点和结论 , 被运用到传播、营销等多个领域 。 勒庞一针见血地指出 , 当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 , 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 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 , 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 , 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 也就是说 , 当你成为某个群体的一份子时 , 你就会做出一些一个人的时候绝对不会做的事情 , 变得更加情绪化 。 你一定有这种体验 , 一个人走在路上 , 四下无人 , 前提是你很安全 , 你会由内而外地感到放松 , 想唱就唱 , 想跳就跳 , 这是第一个“你” 。 但是如果路上还有其他人 , 你就会收敛自己 , 呈现出一个路人的样子 , 这是第二个“人群中的你” 。 意识到这两者的区别 , 是我们保持清醒的前提 。
有时候 , 你很难理解一个群体的执迷不悟 , 比如当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人劣迹斑斑时 , 他的粉丝依然坚信他是清白的 , 总有人想要害他了 , 这就要说到群体形成后的三个心理特征 。 首先是盲目自信 。 比如过马路 , 曾经有一个段子说 , 不管红灯绿灯 , 凑齐10个人 , 就是绿灯 。 如果是一两个人面对车流 , 我们是不敢冒险去违反交通规则的 , 但是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 , 每个人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 可以漠视交通规则 。 “法不责众”的心态 , 让人们在作为群体去违反规则的时候 , 特别有安全感 。 身处群体中 , 每个人都会感到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 这让他敢于做出平时不敢做的事情 , 而不害怕承担责任 , 每个人的责任感在群体中也被削弱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