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X特遣队》:火锅般刺激,也火锅般杂烩( 二 )


通过出其不意的反套路 , 以及象征性的影像道具 , 弱化情节、画面上的血腥程度 。 此外 , “血腥运动”(伊德里斯·艾尔巴 饰)与和平使者(约翰·塞纳 饰)比赛杀敌、巨型外星生物斯塔罗酷似派大星 , 都让观众在体会暴力的同时 , 尝到一丝风趣 。

DC漫改电影好久没那么热闹了 , 然而 , 文章开篇笔者为什么说这波操作“看似”稳了?这就涉及对《X特遣队》的批评:它依旧是部没有摆脱商业叙事窠臼的超英片 。
首先 , 散点人物不够聚焦 , 过度反转丧失重心 。
几位主角性格面面俱到 , 形象较为丰富 。 “血腥运动”总觉得亏欠女儿 , 而捕鼠人二世又觉得缺少父爱 。 前者害怕老鼠 , 后者又因老鼠与父亲产生精神交流 。 最终通过老鼠 , 二者弥补了情感残缺 。
然而 , 其他角色多为工具人 , 甚至沦为炮灰 。 开场的第一小队 , 几乎全军覆没 。 令人捉摸不透的是 , 导演以史瓦特(迈克尔·鲁克 饰)的主观视角带入故事 , 但为了反转而反转 , 开场不久便让他领了盒饭 , 这就容易造成观众视角的断裂 , 失去叙事中心 。

几个人物因散点叙事和简单的背景勾勒而稍显丰富 , 剩下的就是角色们突如其来的下线 。
同时 , 一些角色的引入只具商业效用 , 对剧情毫无影响 , 就连其性格都不够丰满 , 比如小丑女 。 作为第一小队的幸存者 , 她单枪匹马便能从敌人老巢杀个七进七出 , 与第二小队的故事勾连不强 , 显得救援行动较为多余 。
虽说小丑女的形象依旧艳丽 , 但因少了与她相关联的背景介绍 , 使其仅作为“疯批美人”而存在 , 可惜了玛格特·罗比的演绎 。 如果能按照动画《哈莉·奎因》中的设定 , 人物则不会沦为摆设 。

其次 , 现代艺术的拼贴风 , 致使故事该厚重时不厚重 , 极为轻浮 。
主创依仗成熟的电影工业 , 将冒险、恶搞、政治惊悚等元素融合在一起 , 打造出一个后现代怪胎 。
原本能塑造人物形象的情节 , 却让给搞笑段落 , 从而使角色行为缺乏说服力 。 和平使者最终为何会站在X特遣队的对立面 , 又有哪些性格特征导致其决定维护国家颜面?这些行为都不能从前期设定中找到坚实依据 。

另外 , 在政治隐喻上 , 《X特遣队》并不彻底 。
本以为是去摧毁暴政 , 没想到其背后仍有阴谋 。 美国政府通过在其他国家进行怪物实验 , 从而达到控制、消除异己的目的 。 所以 , X特遣队的行为多了份除暴安良的意味 。
但在结局的处理上 , 又强行加入了帮助当地民主政权恢复统治的桥段 。 对这群怼天怼地的“坏小子”而言 , 以无政府主义的姿态完成任务难道不是更合理吗?

角色一个比一个碎嘴 , 打嘴炮式的台词虽说不适用于所有人 , 但在这些作品中却形成了一种普遍特征:但凡要想表现自己不落俗套、标新立异的性格 , 就非得像死侍那般碎碎念 。 娱乐至上 , 消解了叙事的意义 , 更消解了角色行为逻辑的合理性 。
从口碑上不难看出 , 《X特遣队》的确触及到了观众的嗨点 , 具有一定娱乐价值 。 然而 , 本片更像是一个集锦 , 把所有的恶趣味凌乱地嫁接在一块 , 像盆火锅 , 什么食材都能放在里面炖 。 突然怀念扎克·施耐德 , 虽说故事拍得沉默 , 但起码是个故事 , 人物与情节间也有勾连 。
【文/何思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