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微信群里抢红包出事了!背后竟是一场阴谋……
一群人微信群里抢红包 ,
竟然抢了1100多万元?
其实 , 这是他们替犯罪分子
洗黑钱的一种“巧妙”方式 。
近日 , 江北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掩饰、
隐瞒犯罪所得罪对一“抢红包”团伙
14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
文章图片
裸聊背后是一场阴谋
这起案件源于一名单身男子小斌的“艳遇” 。
2021年年初的一个夜晚 , 小斌受一女网友蛊惑 , 点开视频与其裸聊 。 之后 , 他还点击了对方发来的电影资源链接 。
没多久 , 女网友突然翻脸 , 将裸聊视频和小斌的手机通讯录一并发了过来 。 “兄弟 , 视频和通讯录都看到了吧 , 要不要处理?我们只图小钱 , 不想毁了你……”
小斌后悔莫及 , 但女网友的信息却狂轰乱炸:“公司规定5分钟不回复就当你放弃处理 , 直接安排后台群发轰炸你通讯录……”
无奈之下 , 小斌只能任其摆布 , 乖乖加入该团伙建好的微信群 , 一共发了85个红包 , 金额共计10余万元 。
事后 , 小斌越想越不对 , 于是报了警 。
“抢红包”洗钱也是犯罪
经警方调查 , 敲诈勒索小斌的犯罪组织身在国外 , 帮助该组织洗黑钱的国内犯罪团逐渐浮出水面 。
该团伙积极发展“下线” , 通过熟络的亲戚朋友招募人员 , 形成“抢红包”洗钱一条龙服务 。 他们有的专门抢红包 , 有的统计金额 , 有的机动备用 , 还有的提供个人或他人银行卡账户用于“跑分” , 每人可根据抢到红包的金额获得一定比例的返点提成 。
当境外犯罪组织勒索成功后 , 便会指示洗钱团伙建微信群 , 再把被害人拉入群内 , 让被害人发红包 。 他们将红包抢完后 , 便将被害人踢出群 。 再换其他被害人入群发红包 , 以此往复 。 最后 , 由一人将大家所抢的红包归集起来 , 再按要求进行下步流转 。
此外 , 该团伙负责人还按要求安排人员提供多个银行、支付宝、财付通账户 , 用于部分被害人直接转账交付钱款 , 然后再按要求将钱款在不同的账户频繁划转 , 最终流至境外 。
“我们都知道这些是来路不正的违法所得 , 但想着来钱快而且轻松 , 就想来赚点小钱……”被抓后 , 不少犯罪嫌疑人均表示是出于侥幸心理和朋友义气才走上了犯罪道路 。
经检察机关审查认定 , 该团伙共帮助转移涉案资金共计1100余万元 , 被害人多达上百人 。 其中 , 被害人张某某共在四五个微信群里发出170余个红包 , 被敲诈23万余元 , 损失最多的被害人李某某则被敲诈了近30万元 。
检察官说法
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六)的规定 , 明知系犯罪所得钱款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 也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一种表现方式 。
【14人微信群里抢红包出事了!背后竟是一场阴谋……】本案中 , 犯罪嫌疑人在明知“上家”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 , 仍通过抢红包、银行卡倒账等方式予以掩饰、隐瞒 , 并帮助转移、转换 , 导致所有钱款流至境外无法追回 , 不仅扰乱了公共秩序 , 还妨害、扰乱司法机关追究上游犯罪的侦查视线 , 同时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检察机关遵循从一重罪处罚原则 , 最终认定犯罪嫌疑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在此 , 检察官也提醒大家 ,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增强法律意识和鉴别能力 , 切忌好逸恶劳、贪图小利 , 参与非法金融业务 。 广大市民与陌生人网络聊天时 , 也应把握分寸、坚守底线 , 不泄露个人隐私 , 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 一旦遇到利用上述“裸聊”手段敲诈勒索的 , 不要转账 , 保持冷静 , 及时报警 。
推荐阅读
- 微信群|考试太差 教授把全班学生踢出微信群:江湖不见
- 重庆两男子微信群传播暴恐音视频被行政拘留
- 千万别输支付密码!部分微信群转发的“同行密接自查程序”涉诈骗
- 微信|两人转发他人核酸结果至微信群被拘:侵犯他人隐私
- 微信群|亲爹劝在日照女儿别回家:“开枪灭你” 网友感叹真是硬核抗疫
- 连夜请战,微信群爆满!
- 连夜请战,微信群爆满!甘肃万名医学生报名加入抗疫一线
- 微信|微信群里抢抗疫捐赠物资红包 李某被判盗窃罪:罚款2400元
- 微信群里抢这个红包,后果很严重!
- 进微信群抢防疫捐款红包,山东沂水一被告人犯盗窃罪罚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