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们才是购买临期食品的“主力军”( 二 )


在北京化工大学北校区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内 , 顾客白阿姨说 , 自己平时很注重节约水和粮食 , 如看到临期食品会优先购买 。 一位李同学则表示 , 如果卖家加大对临期食品的售卖力度 , 自己又能保证在过期前吃掉(如面包、饮品等) , 会优先购买临期食品 。
消费者的认可让市场“钱”景可观 。 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 , 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 , 市场规模巨大 。 从供给侧来看 , 每年都将有大量的产品流入到临期食品行业 , 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 , 临期食品也将成为“百亿市场” 。

原来,他们才是购买临期食品的“主力军”
文章图片

社区超市内 , 因临期进行“买一送一”促销的饮料 。
让临期食品吃得更放心
临期食品销路好 , 但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这也是许多消费者“观望”临期食品的最大顾虑 。
【原来,他们才是购买临期食品的“主力军”】张子平谈到 , 目前 , 有的售卖场临期食品货柜中存在生熟不分开、不同种类食品混放、不区分不同食品的适宜贮藏温度等现象 , 这些问题商家和消费者都需关注 。
张子平表示 , 商家应依据食品包装上标注的贮藏条件(包括温度、光照、卫生等)分开摆放以防止交叉污染和变质 , “不能将所有的临期食品都摆放在同一货架上 , 如果能提示消费者购买后如何保存 , 是否适合‘囤货’等注意事项就更好了 , 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对消费者负责。 ”
哪些类型的临期食品可以放心购买?哪些在购买时需要格外注意?张子平给出了如下提示 。
瓶装的蜂蜜和真空包装的咖啡粉都是不易变质的食品 , 只要存放得当 , 在保质期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一些真空和充气包装的食品 , 如大米、膨化类零食 , 它们的水分含量低 , 属于干燥类食品 , 临期也能较为安全地食用;而越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 如肉、牛奶、豆制品 , 也是细菌最“爱吃”的 , 要尽可能少买 , 如购买后不能一次用完 , 需在冰箱里用正确温度存放 , 不能为省钱而损伤了健康 。
此外 , 还应注重临期食品的营养 。 “临期饮料通常没有安全问题 , 但也不要因为打折就多买多喝高糖饮品 , 尤其建议儿童少喝。 ”
商家如何“兼顾”临期食品的销量与安全?采访人员从某品牌连锁便利店获悉 , 该品牌的许多门店会针对临期商品设置“特价商品货架” 。 对于短保商品(保质期在24小时至72小时的) , 还引入类似航空公司打折机票的模式 , 对面包等鲜食产品 , 系统会根据门店产品效期、销量、未来客流量等维度预判 , 每15分钟会自动调节一次价格 。
“短保商品的变价非常频繁 , 会在临近保质期时不断降价 , 晚上8点半之后 , 有大量优惠的便当、饭团、三明治、甜点 , 鼓励大家购买 ” , 负责人称 。

原来,他们才是购买临期食品的“主力军”
文章图片

便利店内 , 因临期进行“买一送一”促销的零食 。
临期食品市场监管需加强
今年4月29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开始施行 。 其中第十二条内容为“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 , 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 , 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
此外 , 一些地方性法规中也指出了对临期食品的处理办法 。 在今年5月27日开始施行的《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中就写道:“超市、商场、便利店、农贸市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预包装食品实施效期管理 , 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 , 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 ”
采访人员随机查看某电商网站的临期食品专卖店时 , 看到在巧克力的评价区有买家称收货时“化了”“黏成一坨了” , 对此 , 卖家并未在评论区回应 。 在“我爱临期食品”组内 , 有用户发布“避雷”帖表示 , 有些店铺在原价出售临期食品 , 提示其他用户不要看到“临期”就下意识觉得便宜 , 导致冲动消费。 陶菲菲也提到 ,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 , 使临期食品的市场更加规范 。
钟凯认为 , 临期食品市场目前还存在商家违法涂改日期这一隐患 , 建议消费者在正规商超购买临期食品 。 如果怀疑食品标签被涂改 , 可以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15”或者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进行维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