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37岁还为翻红自导自演“退圈戏”,王珞丹沦落成这般,怪不了别人( 三 )


而王珞丹 , 经历了无数人艳羡的王者开局之后 , 则开始了跌跌撞撞的转型之路 。
- 02 -
2010年 , 王珞丹成为了继刘亦菲、李小璐之后的第三位“金鹰女神” , 当年这一荣誉的含金量还是备受肯定的 。

这一年 , 她为观众带来了第三部大爆作品《杜拉拉升职记》 , 该剧曾经创下了多项收视纪录 , 其视频网站播放量的增幅也是空前迅速 。
而王珞丹也凭借这一角色再次获得了白玉兰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 以及以高人气拿下了金鹰女神这一称号 。
而在剧外 , 男女主角王珞丹和李光洁也传起了绯闻 。
但流言蜚语似乎没有影响两人的合作 , 电视剧版《山楂树之恋》已经悄然提上行程 。

而这部剧 , 正是王珞丹开始走下坡路的源头 。
老谋子的影版珠玉在前 , 周冬雨的清纯可人也同样让人难忘 , 翻拍这样的作品显然需要面临很大的挑战 。

而从剧照传出的那一天开始 , 这部剧就受到了铺天盖地的吐槽 , 其中最让人诟病的则是男女主角的超龄情况 。
演员的形象如果和角色相差太远 , 那么即便有再好的演技也是无济于事 。
很显然 , 王珞丹这次关于清纯少女的转型尝试并不成功 。
但倔强的王珞丹并没有放弃 , 她另辟蹊径选择了题材上的深层突破 。
比如 , 以革命作为背景的电视剧《红娘子》 , 导演是当时刚拍完了年度收视第四电视剧《铁梨花》的郭靖宇 , 以及2018年度收视第二的《娘道》 。

但这部剧引起的水花显然无法和同题材的《铁梨花》相比 , 而作为女主角的王珞丹所引起的讨论也都是关于演技拉垮、长相过于现代的负面评价 。

到了2014年 , 王珞丹直接甩手一部古装剧《卫子夫》 , 并凭借“女版”葛优的古装扮相疯狂出圈 。
坦白说 , 当时二十几岁的王珞丹能够明白不应将自己局限于一种角色并作出实际改变 , 固然令人欣慰 。

但问题是 , 她的演技并没有跟上 。
对演员来说 , 能成为某一类角色的代表人物其实并非易事 , 像米莱、钱小样这种和王珞丹本人相似度颇高的角色更是大大加分 。
而当她诠释起不熟悉的角色类型时 , 从表演角度来讲有些浮于表面 , 在观众看来则是难以入戏 。
比如本应是清纯可人的静秋变成日常蹙眉的苦情女性 , 而红娘子更像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都市女孩……

她对角色的演绎缺乏深度 , 同样 , 内心戏较多的角色也不适合她 。
此时 , 距离她上一个走红的“小妞”角色 , 已经是5年前的钱小样 , 在这期间 , 赵宝刚的号召力逐渐减弱 , 新一代小花也开始占领荧屏 。

说来有趣 , 自2004年与王小帅的《青红》失之交臂之后 , 王珞丹的大荧幕之路就和电视剧方面的表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 。

2012年 , 《搜索》中饰演的记者杨佳琪一角算是她在大荧幕上较为出彩的角色 , 但渐行渐远的幸运之神已不再眷顾 。
之后再出现在《后会无期》和《烈日灼心》等作品中 , 已是男人戏里的镶边角色 , 配角并不是无法出彩 , 只是对于并不以演技著称的王珞丹来说 , 难度比较大而已 。

而像《搜索》里的杨佳琪一角 , 也属于她擅长的“小妞”路线 , 可惜的是 , 看重票房号召力的“小妞”电影市场已经是手握傲人实绩的白百何的天下 。
年轻一些的周冬雨还可以来分一杯羹 , 作为同龄人的王珞丹想闯出来实在不易 。
当然 , 从多年来的接戏情况来看 , 她青睐的估计也不是这一类型 。
但 , 王珞丹似乎也曾“意难平”过 。
-03-
王珞丹后期的事业下滑 , 真怪不了别人 , 特别是从情商上来看 , 这个就更为致命了 。
2015年 , 一篇名为《其实白百何是米莱 , 王珞丹是黄小仙》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并引发了热烈讨论 , 大概内容就如标题所写:米莱一角原本是找的白百何 , 而黄小仙一角是找的王珞丹 。

倘若当时两人的人气状况差不多也就算了 , 但问题是那一年王珞丹的《破风》《宅女侦探桂香》《烈日灼心》正好碰上了白百何的《捉妖记》《滚蛋吧 , 肿瘤君》《恋爱中的城市》 , 而后者吊打已是不争的事实 。
这时候跑出来这么一篇莫名其妙的文章 , 显然不太可能是白百何所为 。
而在白姐发功之前 , 《失恋三十三天》的导演滕华涛已经坐不住了:有这时间 , 干嘛不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演技呢 , 当初真的从没有找过您演黄小仙 。
随后白姐也直面提问:王老师是我的前辈 , 她演戏的时候我还在生小孩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