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晒晒我的十个包 篇二:行于市且隐于野 Osprey Tropos 对流 34L

写在前面背包|晒晒我的十个包 篇二:行于市且隐于野 Osprey Tropos 对流 34L
文章插图

Osprey这个牌子之于我,有着启蒙导师一般的意义。正是从认识Osprey开始,我开始放弃非常学生化的电脑包,也不再多看一些高端牌子旗下华而不实的双肩包,而是转而对各具特色的功能性背包产生了兴趣。
犹记得与Osprey的初见,是在铜锣湾逛街的时候,好巧不巧走进了一家专营店。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沉迷于研究Osprey各种各样的产品线,甚至一度异想天开的想把市面上所有欧包买下来,组建一个后宫,每天翻牌子来决定带哪一只出街
所以这一专栏的第二篇,也就理所当然的再次献给Osprey啦。
我曾经问过自己,这个牌子到底哪一点让我如此沉迷?我的答案是,在这个追求“极致”与“个性化”的时代,我却在Opsrey的设计理念中看到了更多的“平衡”与“合适”:不强调,不夸张,不贪心。
在宏大叙事大行其道的今天,Osprey的包通常其貌不扬,没有AER和始祖鸟城市背包的极客风格,也并不堆叠户外元素。但是在功能排布上,Osprey严格遵守产品定位,设计谨慎又巧妙,常常让我生发出“长一份太长,短一分太短”的感慨。不论是仓位分布,背负系统,甚至放琐物的专用空间,我都能感受到这些都是Osprey在充分考虑了使用场景之后的设计。很多细节在评测中写出来,会觉得很无聊琐碎不重要,但是长期用了以后,经过我推荐入坑欧包的朋友们,都再也回不去没有经过设计的赠品型双肩包了。引用建筑学中常见的一句话来形容欧包的设计风格,“功能决定形式”。这种节制与务实,让我对Osprey产生了很深的产品信任与品牌认同。
为什么要买Tropos?Tropos是一个现代英语很少见的词,本意为“不安定的气流”。写出这个词以后在我脑海中的画面就很像是扑面而来的热风,街边的椰子树,刺到耀眼的阳光,玻璃写字楼里冷的让人窒息的空调,连地砖都被烤热的滨海广场;一直是台风和季风的天气,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突然觉得Tropos广泛的场景适用特性和这些画面还挺应景的?
言归正传,我一个除了写字楼就是出租屋,甚至极少有时间去郊野公园的打工社畜,怎么就买了个这个包呢?
我的最初需求是“最户外的通勤包”,最好容量稍大,以应付不时一两天的出差;功能性要强,主要指的是背负系统和仓位分隔;材质结实,风格不要太大众太都市(这就排除了新秀丽和TUMI);夏季通风一定要好:酷暑天大汗淋漓的背真是人生阴影 :)
(其实,剁手是不需要理由的,以上的话只是冠冕堂皇的说辞用来说服自己
看了一大堆测评,初入户外装备圈的我立刻就被Osprey的空速(AirSpeed)系统折服了,我就不搬运官网上煞有介事的描述了,这个系统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金属框架和网状曲线结构来制造身体与背包的空隙,又兼顾到背包的稳定性的一个系统,具体长什么样子呢?大概是下图这样:
背包|晒晒我的十个包 篇二:行于市且隐于野 Osprey Tropos 对流 34L
文章插图

我手上的Osprey背包几乎都是空速系统的,负责任的讲,这东西在大夏天还是有一定效果的,真的减少了背部的粘湿和汗液积累。
言归正传,把话题缩小到户外风格的、带有空速系统的Osprey通勤包,那就只剩下两个了,一个是Radial光线,另一个就是本文的主角Tropos对流,先放一下两款的连接和官网图:
背包|晒晒我的十个包 篇二:行于市且隐于野 Osprey Tropos 对流 34L
文章插图


背包|晒晒我的十个包 篇二:行于市且隐于野 Osprey Tropos 对流 34L
背包|晒晒我的十个包 篇二:行于市且隐于野 Osprey Tropos 对流 34L
文章插图

其实这两款包的定位还挺相似的,都是骑行/户外风格,但是实际上更多用在城市通勤的背包,容量也一致都是34L,可以放入最大17寸的电脑。34L的容量在通勤包里偏大,个人体验来看,绝大多数情况下装不满,甚至出差1-3天都够用了。
通常认为,光线的定位更加高端一点,所以价格也偏贵一些,这个也可以在材质和分层上看出来。材质上而言,对流的主要材质混合了210/420/630D的尼龙,但是光线全部由500D尼龙组成。分层上来看,光线的内部架构更加复杂,相比于对流,自带斜开口的前仓方便侧身取物,以及内部增加了一个放鞋子的仓位。还有一点比较值得一提,就是光线的容量是“可拓展”的。环绕主仓有一条拓展拉链,在闭合的状态,光线的容量是26L,拉开后可以拓展到34L。光线额外的用料和分层也带来更多的重量:光线重1.6kg,而对流仅为1.2kg,前者重了30%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