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微信代缴罚款被“反咬” 便民的善意如何与制度兼容

善意与制度的相容 , 也应该通过制度本身来体现 。
谁能想到 , 近日发生在陕西勉县的一起普通交通执法 , 竟上演了一波三折的剧情 。 先是有网友发帖举报 , 称自己因无证驾驶摩托车被勉县交警查处 , 交警在开具处罚决定书后 , 竟出示个人微信收款码收取罚款 , 收款后未开收据 。 网帖下的评论区 , 矛头直指当地交警部门 。 5月20日20时许 , 勉县公安交通管理大队官方微博回应 , 交通违规人员谢某某因急于上班请求辅警代其缴纳罚款 , 用微信转账200元到辅警个人账户 。 执勤民警当场开具了处罚票据 , 执勤民辅警已代为缴纳至银行专用账户 。
求人帮忙 , 怎能事后“倒打一耙”?做人的底线去哪了?
这一事件中的执法者个体 , 想必是很委屈的 。 受人之托好心帮忙 , 到头来反受指责 , 承受舆论的压力 。 虽然 , 调查及时还原了真相 , 洗涤了被泼在身上的污水 , 但自己的一腔善意毕竟是错付了 , 当然委屈 。
必须明确的是 , 执法人员的做法 , 至少是有瑕疵的 。 交通违法实行罚缴分离制度 , 正是为了防止个人和行业腐败 。 同时 , 罚缴分离 , 规范执法也是最好的“保护伞” , 对于执法者和被执法者都是如此 。 勉县这一案例 , 让人们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试想 , 如执法人员执行规定没有瑕疵 , 后面的“事故”就不会发生 。
但为民服务 , 方便群众 , 出发点值得褒扬 。 收款后 , 执法人员还要自己多跑一趟 , 把罚款缴入专用账户 。 可谓以自己的不便 , 换取群众的方便 。 无论是执法者 , 还是普通人 , 能在职责范围之外去帮助他人 , 绝对是一种善意的表达 。 遗憾的是 , 这份善意没有得到尊重 , 没有换来善与善的传递 。
这起个案有其极端性 , 惟其极端 , 更能引人深思:便民的善意如何与制度兼容?
善意与制度的相容 , 必须通过制度本身来体现 。 否则 , 就会出现勉县这一案例类似的尴尬和争议 。 勉县交警执法中 , 出现了“代收罚款”情形 , 表明当地的简易交通快速处理机制有不健全之处 , 还有创新完善的空间 。 若在交警的快速处理中 , 能够印有用于缴纳罚款的专用二维码 , 让信息代替人跑路 , 既能体现便民之善 , 又能化解人性之恶 , 避免社会或个人对执法者的误解 。
2018年天津就出台规定 , 在交警现场处罚情形下 , 在现场处罚决定书上增加二维码支付方式 。 看似平常的工作创新 , 极大方便了本地及外埠违规车辆缴纳罚款 , 减少了群众跑路、排队的时间成本和往返路费等金钱成本 。
许多时候 , 硬性可见的制度完善相对容易 , 隐藏的人性难以捉摸 。 换言之 , 代缴执法的漏洞有法可救 , 人性底线的丢失难有药医 。
【交警微信代缴罚款被“反咬” 便民的善意如何与制度兼容】这一事件中 , 舆论的风口之所以转向 , 得益于事实的澄清 , 更在于事情所展示的人性不堪刺痛了人心 。 人们从举报者身上 , 看到了什么?对帮助自己的人不思感恩 , 反加诋毁 。 对他人的善意恶意揣测 , 反身举报 。 以怨报德的人性之恶 , 恰恰是人们警醒的 , 也最不愿意看到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