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粮食事业奋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一生为粮食事业奋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文章图片
【■一生为粮食事业奋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采访人员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 ,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 52213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 , 享年91岁 。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直到今年年初 , 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

■一生为粮食事业奋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文章图片
新华社张宇摄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他打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 , 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 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 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 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 , 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 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 , 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 , 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 , 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 , 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 , 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 。 为了实现这一宏愿 , 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 。
直到2021年年初 , 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 他甚至把杂交水稻种到沙漠和盐碱地 , 非洲和全世界 。 袁隆平曾说 , 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 , 给国家至少增加1亿亩耕地 , 多养活1亿人口;按现在情况每公顷增产2吨 , 多养活5亿人口 。 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多次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 就是追求超级稻高产;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 , 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
一生为粮食事业奋斗 , 终生提倡节俭节约
2020年9月 , 袁隆平院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 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 , 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
袁隆平说 , 敬天惜粮、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这些年中国粮食连年丰收 , 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 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 , 稻谷供大于求 , 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 201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 , 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 但是 , 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 , 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
“我是研究杂交水稻的 , 目的就是增产粮食 , 保障粮食安全 。 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 从播种到收获 , 每一粒粮食可以说吸天地日月之精华 , 附农民辛勤之汗水 。 科研人员想方设法钻研怎样提高水稻产量 , 哪怕提高5%-10%都十分不易!粮食增产是令人高兴的事!但当看到提高产量的粮食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 , 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 。 看看工厂食堂、酒店宾馆、学校饭堂 , 白花花的米饭倒在泔水桶里 , 太刺眼了!现在 , 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超过10% , 大型聚会的浪费更是接近40% 。 虽然他们是用钱买的 , 但是没有粮食的时候 , 有钱又怎么样呢?过去说:两个金元宝挑不到一个窝窝头;20世纪60年代 , 有人拿着当时市面上面值最大的10元钱想要买一斤粮票 , 但是买不到 。 有钱也不能填饱肚子啊!”袁隆平说道 。
提倡节约不是强制做什么 , 也不是要求少吃饭 , 更不等于缺粮 , 而是提醒人们铭记“丰年不忘饥苦 , 富岁当思节约”之诫 , 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 “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对饥饿会有深刻的印象 , 我曾亲眼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 , 真是锥心般的刺痛 。 在那个困难年代 , 粮食非常珍贵 。 因为经历过饥饿的痛苦 ,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粮食格外珍爱 。 ”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 , 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 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 , 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 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