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视点|变革转型——中国玉雕艺术之转

玉雕|视点|变革转型——中国玉雕艺术之转

文章图片

玉雕|视点|变革转型——中国玉雕艺术之转

文章图片

玉雕|视点|变革转型——中国玉雕艺术之转

文章图片

玉雕|视点|变革转型——中国玉雕艺术之转

文章图片

玉雕|视点|变革转型——中国玉雕艺术之转

文章图片

玉雕|视点|变革转型——中国玉雕艺术之转

文章图片

玉雕|视点|变革转型——中国玉雕艺术之转

文章图片

玉雕|视点|变革转型——中国玉雕艺术之转

摘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历史的转折和社会的变革带来文化与艺术的转向 , 当然 , 这其中亦有很多艺术家的自觉成分 。 本文论述了当代中国玉雕艺术在材料、内容、形式、观念等方面的转型与创新 , 同时引出中国雕塑的现当代发展或可成为当代中国玉雕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他山之石” 。
关键词:雕塑 玉雕 创新
一、材料之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没有材料 , 再好的工艺也无处施展 。 进入21世纪 , 市面上比较流行一种黑白两色的和田玉叫“青花” , 其原意是白玉中飘黑色的“花” , 如天然的水墨画一般 。 这种黑白夹杂、相生相间的特点 , 为玉器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发挥空间 。 和田玉中的糖玉也有这种异曲同工之妙 , 糖玉是受某种物质侵染形成的呈红褐色的软玉 , 因其颜色似红糖 , 所以被称为糖玉 。 糖玉形成于白玉、青玉、青白玉玉料的外部 , 多为山料 , 其颜色自外向内由深而浅 , 如图谱一样的色彩过渡关系 , 足以令创作者们为之心动 。

霍鹏飞《悟》
二、内容之新
在中国传统玉器中 , 从宋代初露端倪的玉必琢、琢必有意而意必吉祥的类型延续至今 , 并成为主流 。 现在 , 我们看到的玉雕也多为满足人们美好心愿的带有吉祥寓意的作品 。 正因为此 , 人体在传统玉器中可以说是一种禁忌 , 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压箱底的物件 , 绝大多数玉雕工作者们也因此不善此道 。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西方雕塑的引进 , 在各大美术院校基本上都有以人体为训练对象的基础课程 , 使得玉雕和人体的结合成为一种可能 。 这类作品在玉雕领域较多的被称为“裸女” , 我觉得更应称之为“人体” , 因为从人物到人体不是简单的有没有穿衣服的问题 。 裸 , 是没有遮盖 , 是直接的、赤裸裸的 , 而人体是建立在对人尊重的基础上 , 以人体为媒介 , 来表现人物的形体之美 。

李博生《开天辟地》

林飞《海的女儿》

? 钱步辉《孔雀公主》
这些作品多取材于一些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 , 同时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 , 通过富有策略性的结合既打破了传统的禁忌 , 又实现了与学院的对接 , 共同营造出“开天辟地”的雄心壮志、“海的女儿”般曼妙灵动以及“孔雀公主”的自然纯洁 。
三、形式之新
中国传统玉器中 , 除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出土的勾云形玉佩和极少数玉器外 , 绝大多数是比较重内容的 。 加之受到材料本身的限制 , 形式的创新是有限的 , 可以说 , 在大多数传统玉器中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 是内容大于形式的 。 在当代玉雕尤其是学院玉雕中 , 形式成为可以独立表现的对象 , 是有意味的形式 , 这点在卓凡、杨曦、邱启敬、许亨等人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 这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内容的简化和对形式的提炼 , 这是相对的 , 因为要突出就要舍弃 , 有舍才有得 。

杨曦《江南》
杨曦的作品《江南》将高浮雕、浅浮雕和透雕三种形式集于一身 , 相较于同类题材的作品而言 , 他没有细刻出瓦片的层层叠压和桥下的潺潺流水 , 仅是表现了一些江南水乡建筑的基本形 , 正因为这种“留白” , 使观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 那一道贯穿天地的镂空轮廓线 , 既突出了主题 , 又将江南朦胧烟雨的似是而非和曲径通幽的禅房花木勾勒得饶有意味 。 可见 , 杨曦想要突出的是设计而非技巧 , 是形式而非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