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类似未成年人在未征得父母同意下偷用家庭存款 , 用于网游充值和给主播打赏的新闻频发不断 , 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也常常使双方对簿公堂 。 为此 , 最高法在2020年出台指导意见 , 提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 , 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 , 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 ,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与网游充值不同 , “设圈”交易的双方通常都是个人 。 这也导致交易纠纷发生以后 , 维权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更高 。 对画师而言 , 自己亲手创作人设作品 , 确实付出了相当的时间与精力;但在未成年人家长眼中 , 孩子是受到了其心智不足以承受的诱惑 , 才动用家里的钱买画稿 。
显然 , 规范“设圈”交易 , 很重要的是保护其中的未成年人 。 由于“设圈”交易多在私下进行 , 当事人之间甚至通过直接转账来完成交易 , 更没有规范的合同制约 , 导致无论是买家的身份 , 还是相关权利义务 , 都缺乏成文约定 。 建立规范化的交易平台 , 并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的大额交易 , 当是“设圈”走向规范化的必然之路 。
任何市场都离不开契约精神与法律观念 , “设圈”也不能除外 。 正如上文所述 , “设圈”创作最核心的元素是“人设” , 那么 , 双方在交易环节 , 必须确认购买者获得的权利 。 买家究竟是仅仅买到了一幅画 , 还是享有人设的再加工和商业化权利?先前也有“设圈”人士爆料 , 有的画师将人设形象稍稍修改 , 又卖给其他买家 , 这种违背“设圈”道德和交易契约的行为也必须受到约束 。
因为人设的唯一性 , “设圈”通常使用拍卖的方式出售画稿 。 这在让画师取得较丰厚回报的同时 , 也可能刺激买家进行不理性消费 。 因此 , “设圈”的交易方式和拍卖规则也需要完善 , 并杜绝人为炒作、注水的可能性 。 总而言之 , 规范二次元“设圈”的发展 , 要让文化的归文化 , 商业的归商业 , 切莫打着“爱好”“情感”的招牌行违法违规牟利之事 。
推荐阅读
- Bioware|变性人士领军《龙腾世纪》
- Bethesda|动视首次推迟年货计划
- 天玑9000|期望天玑9000手机卖便宜会失望!业内人士:和骁龙8一样很贵
- 折叠屏|2021年全球出货量800万台!业内人士:折叠屏手机有望降至7000元
- 腾讯|曝腾讯拟收购小米旗下黑鲨手机 业内人士:还在洽谈中
- 华为|国内空白 华为自研浏览器内核引热议 消息人士:只是做一些算法创新和修正
- 广场舞|嫌广场舞太吵男子买神器反制 法律人士:违反无线电管理条例
- OPPO|专为色觉障碍人士打造!OPPO公开色彩视觉检测技术:辨色正确度提升80%
- 极氪|极氪001车主爆料被“坑” 早买一天“赔了”4500元!极氪人士回应
- 汽车|绑一张卡就可以帮汽车节油?业内人士:多数汽车节油卡为无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