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四句古训,该怎么理解?

情绪管理|“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四句古训,该怎么理解?

文章图片

情绪管理|“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四句古训,该怎么理解?

文章图片

情绪管理|“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四句古训,该怎么理解?

文章图片

情绪管理|“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四句古训,该怎么理解?

当你陷入人生低谷时 , 或有一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让你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 并随之走出迷途 , 甚至让你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感 , 这就是悠久浩瀚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 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总结 ,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 就是古人先贤们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和至理名言 , 至今仍让很多人一生践行 。
那么这四句话来自何处呢?“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出自《增广贤文》 , “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则来自民间编写 , 具体出处就无从考究了 , 那这四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慈不掌兵 , 要杀伐果断打造狼性团队慈不掌兵 , 这里的“慈”自然是指仁慈 , “掌”是带领、掌管等意 , 那么从字面意思理解 , “慈不掌兵”顾名思义 , 就是说 , 一个人过于仁慈 , 是不适合带兵打仗的 。
千百年来 , “慈不掌兵”一直是一句流传甚广的统兵古训 , 用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子的话来说 , 就是:
厚而不能使 , 爱而不能令 , 乱而不能治 , 譬若骄子 , 不可用也 。
“兵圣”孙子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 当然 , 掌兵不是说不能有仁爱之心 , 而是说不宜仁爱过度 。 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 , 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 , 那就不宜掌兵了 。
因此 , 对于“慈不掌兵” , 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度”的问题 , 而不应片面理解 。 个人认为 , 它仍然适用于我们现在 , 当然也是见仁见智 。

比如淞沪会战中 , 解放军追逃国军过程中 , 出现了疲乏至极等情况 , 很多将士都希望能停下休整 , 当时刘伯承将军就果断说了这句话:
“慈不掌兵 , 若让国军逃窜 , 将贻误战机 , 后患无穷” 。
对于刘伯承将军来说 , 如果太过仁慈 , 让战士们停下来休整 , 其后果可想而知 。 战场上的战机本就瞬息万变 , 一旦停滞下来 , 那就相当于贻误战机、放虎归山 , 甚至前功尽弃 。
“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白骨攒孤冢”“近来长共血争流” , 这是战争的本来面目 , 少不了生灵涂炭、铁和血的现实 , 如果太过仁慈 , 没有杀伐果断的气魄 , 是难以带兵打仗的 。
职场如战场 , 职场中一个太过仁慈的领导 , 是难以带好一个团队的 。 只有杀伐果断 , 才能打造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狼性团队 。 而作为团队的头狼 , 心慈手软是不行的 , 因为一只绵羊永远带不出一群狼的团队 。

二:情不立事 , 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情不立事 , 这里的“情”是指感情、情绪等 , “情不立事”顾名思义 , 就是说 , 一个人太过重情重义 , 或太过感情用事 , 不懂得情绪管理及控制 , 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
这里有必要提一个心理学名词“情绪管理” , 情绪管理 , 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认识 , 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 , 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
而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等 , 又都将“情商及自我情绪管理”视为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这充分说明了情绪管理在职场等各领域的重要性 。
也就是 , 一个不懂得情绪控制和管理自我情绪的人 , 或过于感情用事的人 , 是难堪大任 , 难以胜任领导岗位的 , 如此自然就难成大事 。
当然 , 不是说人不能有情感 , 而是说人不能感情用事 , 太过感情用事而又不懂得控制 , 凡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 必然会影响做事的进程 , 也就谈不上干什么大事了 。
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 , 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 可见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 惠特曼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面对太阳 , 阴影将落在你的身后” , 意即应将所有不好的情绪都控制住 。
发脾气是本能 , 控制脾气才是本领 。
因此 , 我认为“情不立事”告诉我们:凡事要客观理性判断 , 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 做情绪的主人 , 而不是被情绪牵着我们鼻子走 。 当情绪很难控制时 , 我们应进行积极有效疏导、有效管理和适度控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