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阎鹤祥:相声行业在内卷

王阳明|阎鹤祥:相声行业在内卷


(阎鹤祥 。 图/受访者提供)
阎鹤祥:相声行业在内卷
本刊记者/杜玮
发于2021.3.22总第988期《中国新闻周刊》
2月14日 , 在第五季《吐槽大会》第三期 , 德云社选送选手、德云男团第一solo(单独表演者)阎鹤祥登台后 , “太子妃再就业”“进攻型捧哏”“相声演员 , 吐槽节奏舒服”之类的弹幕就铺满了屏幕 。 这些评价在阎鹤祥看来 , 包含着公众对于相声的误解 , 以及过于强调相声和脱口秀区别的认知偏差 。
由于是郭德纲钦定的“辅弼”德云少主郭麒麟的捧哏 , 阎鹤祥被一些粉丝唤作“太子妃” 。 他自小喜欢相声 , 小学三年级 , 就以一段自编自演的双簧参加北京市春芽杯中小学生文艺汇演 , 获得曲艺类一等奖 , 并借此被保送重点中学 。
出于相声行业存在壁垒 , 说相声难以生存 , 加之自己理科成绩好等考量 , 阎鹤祥一开始并没有走艺术道路 。 2004年 , 他从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 , 去中国移动当了一名网络工程师 , 也就是今天收入高的职业之一“码农” 。 2006年 , 德云社首次面向社会招生 , 阎鹤祥报考 , 成为鹤字科一员 。 最初几年 , 他白天练贯口等基本功 , 晚上在舞台下场门站着听相声 , 演出结束后扫地、擦桌子 。
此后近10年 , 阎鹤祥一直在“码农”与相声演员两个角色间徘徊 。 他会利用单位吃饭时间 , 骑着摩托车去小剧场说一段相声 , 再赶回来上班 。 直到2016年底 , 阎鹤祥得到通知 , 要陪少主郭麒麟参加第三季《欢乐喜剧人》 , 他觉得在外面说相声的事可能跟单位瞒不住了 , 再加上当时德云社发展如日中天 , 自己也处在上升期 , 便从中移动辞职 , 成为一名专职相声演员 。
去年底 , 阎鹤祥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 , 直言相声演员不创作、学历低、没作品 , 相声饭圈化 , “相声行业是虚假繁荣” 。 在相声界 , 他也拥有痴迷的粉丝 。 一百多人的书场 , 几乎全是20岁上下的女孩子 。 这两年 , 他开始上各种综艺 , 但对现在的流量相声之路仍保有着一些警惕 。 在录制《吐槽大会》半决赛前夕 , 就相声行业的过往和现状 , 脱口秀与相声的异同等话题 , 阎鹤祥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
【王阳明|阎鹤祥:相声行业在内卷】相声和脱口秀本质上没区别
中国新闻周刊:你最早关注脱口秀是什么时候?
阎鹤祥:我最早看脱口秀是在2016年 。 大山在北京天桥剧场办了一场脱口秀 , 讲他对生活的观察 , 比如他作为一个加拿大人 , 在中国这些年经历的一些错位和反差 , 很有意思 。 大山也是相声演员出身 , 这场表演可以看作是两种艺术形式的一次结合 。 他对脱口秀的翻译很有意思 , 他把单口喜剧(stand-up comedy)称为“立马逗” , 就是站在那 , 立马把大家逗乐了 , 我觉得这个翻译非常好 。
中国新闻周刊:你亲身参与了以后 , 觉得脱口秀和相声有什么区别吗?
阎鹤祥:我的观点是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 在《吐槽大会》说完脱口秀以后 , 很多观众网上说 , 我在用相声节奏、相声技巧 , 来说脱口秀 。 但我本人其实没有这种感觉 , 我就是在用我说话的方式来说事情 。 当然 , 这样的方式是在长期的相声演出实践过程中领悟出来的 。
从大山对单口喜剧的翻译上 , 也可以看出相声和脱口秀基本是一回事 。 我认为 , 该有一个大相声的概念 , 脱口秀 , 包括演讲或者说有魅力的说话都可以叫相声 。 当然 , 相声演员有着长期舞台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适合自己的语言技巧 , 对表演规整度会有拿捏 , 有一些规范性的东西 。
中国新闻周刊:但感觉相声 , 尤其剧场相声的节奏比脱口秀拖沓 , 信息密度也不如脱口秀大?
阎鹤祥:这个差别是有的 。 脱口秀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 , 观众平时对时事热点等信息的摄入中 , 已经帮脱口秀演员完成了铺垫 , 也就是说 , 脱口秀演员表演时已经默认观众知道这些前置信息 , 不再需要铺垫 。 而相声是默认观众不知道一些信息 , 所以要先铺垫 , 再抖出一个包袱 。 但说实话 , 这种方式已经赶不上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密度 , 所以我们也要调整铺垫的节奏 , 甚至一些传统技法“三翻四抖”(即用同样的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做三次铺垫 , 第四次借助思维惯性将包袱、笑料抖出)也可能改为“两翻一抖”“一翻一抖” , 要跟得上观众思维步伐 , 不得不承认时代变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