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王健林放弃幻想( 二 )


“万达商管是万达的核心企业 , 我什么企业都能丢 , 这个不能丢 。”王健林在2019年1月的年会上发表讲话时 , 将万达商管比作“稳定的印钞机” , 他说 , “很多企业一时干得挺好 , 但一个调整可能就没了 , 而商业中心50年、100年都还在 , 都能看得见 , 所以万达商管就是万达的核心产业和核心现金流 。”
从“商业地产”到“商业管理” , 改变的是上市主体的属性 , 让万达商业从地产属性浓厚变成了金融属性浓厚 。但即便如此 , 万达商管仍然没有摆脱“中止审查”、排队等待上市的命运 。
与王健林同病相怜的 , 还有想借壳回A股上市的许家印 。
折腾了四年后 , 许家印放弃了挣扎 。2020年11月8日 , 中国恒大(03333.HK)与深深房A(000029.SZ)分别发布公告称 , 决议终止恒大与深深房的重组计划 。这也意味着恒大放弃了回A股上市 。
2016年10月3日 , 恒大发布公告称 , 该公司境内附属公司凯隆置业与恒大地产与深深房A及其控股股东深投控订立了一份排他性合作协议 。协议规定 , 将通过深深房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即A股)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境内附属公司凯隆置业持有的恒大地产100%股权 , 从而使凯隆置业成为深深房的控股股东 。也就是恒大借壳在深交所上市 。
为了能在A股借壳上市 , 许家印可比王健林努力多了 。
首先 , 许家印率先垂范 , 把自己的家安在了深圳 。
其次 , 将总部也挪到了深圳 。2017年8月1日 , 恒大集团将总部正式从广州搬到了“宇宙最牛街道”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的卓越后海中心 , 同时在深圳湾弄了块地打造超级总部深圳恒大中心 , 据说建筑高度400米 , 地上71层 , 地下6层 。
再次 , 为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博取政府好感 , 2016年 , 宝万之争打得最激烈的时候 , 恒大突然出手 , 累计买下14.07%的万科股份 , 结果不惜亏损70.7亿元转让给了深圳市政府下属的深圳地铁集团 , 结束了宝万之争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恒大是觊觎万科的优质资产和口碑来拉高恒大市值 , 许家印后来给出了他的解释 , 他认为姚振华做地产不太合适 , 难以裨益万科的长远发展 。但不管出发点是什么 , 最终许家印扮演了白衣骑士 , 救下了万科管理层 。
最后 , 2017年 , 恒大启动了三轮高达1300亿元的引资计划 。
正是这1300亿的引资和对赌 , 才有了去年9月24日 , 一份名为《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遭到全网疯传 , 尽管后来恒大火速辟谣 , 但还是导致恒大遭遇股债双杀 。
一个多月后 , 恒大突然发布公告宣布放弃了回A股上市 。然后转身将恒大物业(6666.HK)送进了港交所 。在经历了第一个月的破发后 , 2021年1月初开始 , 恒大物业股价迎来了一拨儿猛涨 , 最高时达19.7港元 , 较8.8港元的发行价翻了一倍不止 。最近有些回落 , 截止3月24日收盘 , 其股价报收于14.74港元 , 对应市值1594亿港元 , 直逼其母公司中国恒大的市值 。
或许是受到了许家印的“启发” , 王健林从回A股上市的执念里拔了出来 。二人或许私下里也惺惺相惜 , 毕竟都遭遇过股债双杀 , 都经历过使出浑身解数化解债务危机的痛苦 。
东方不亮西方亮
如今时代变了 , 当下的市场环境已经跟四五年前大不相同了 。
除了万科 , 大家都觉得20216、2017年那会儿房地产还处于黄金时代 , 房企的主业还是疯狂拿地、疯狂盖楼卖钱 。几年光景 , 房地产已进入存量市场 , 白银时代的概念已成为共识 , 房地产融资难度越来越大 , “房住不炒”几乎成了国策 , 房地产调控已成为家常便饭 。
与此同时 , 物业管理概念成为房地产商的香饽饽 。
向来不待见地产股的香港股市却对物业管理股格外青睐 , 市盈率动辄40倍、50倍 , 而很多地产股的市盈率普遍只有5倍左右 。有克而瑞统计数据为证:2019年在港上市的内资物管企业平均市盈率是49倍 , 2020年平均市盈率是35倍 , 均远超地产类企业 , 甚至有10倍之差 , 堪比抢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