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传国玉玺到底到哪里去了?(十)

文玩|传国玉玺到底到哪里去了?(十)

文章图片

文玩|传国玉玺到底到哪里去了?(十)

文章图片



前面说过不止一次 , 就是在元明以前 , 和田玉其实只有河道中发现的鹅卵石籽料运到中原 。 这些鹅卵石玉中 , 大部分都存在玉皮 。 而其中大多数是青白玉和青玉 , 白玉不到5% , 质地特别好的羊脂白玉 , 更是万中难得一件 。 因此测算1万年来输入中原的和田玉总数1万吨 , 在明代以前 , 真正的羊脂白玉不过500公斤 。 而在2200年前的秦代 , 中原流传的羊脂白玉最多也就100公斤左右 。 玉再好也是石头 , 而且和田玉的比重在2.9左右 , 接近3 , 因此100公斤的羊脂白玉 , 不过是30来块和土豆差不多大的石头块 。 实际上羊脂玉的籽料大部分比土豆都小 , 普遍和核桃差不多大 , 土豆那么大的已经算是极品了 。 因此在秦始皇的时代 , 巨大的帝国内部 , 也不过有大大小小五六十块真正的羊脂玉好料流传 , 有些还已经进入了前代帝王后妃的陵墓中 ,

妇好墓就是这类的典型 。 因此在战国末期 , 一块和拳头差不多大的极品羊脂玉 , 确实能成为可以拿出15座城池来交换的稀世之宝 。 也可说在秦帝国成立初期 , 真正可以立即拿来做玉玺的羊脂玉存货并不多 。 能想到用和氏璧来改造成玉玺 , 一方面是神化自身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可用好玉材的稀缺 。 现在的玉器市场上 , 似乎到处都可以找到所谓的和田玉籽料 , 其实大多数已经是青海料或者是进口料 , 真正的和田料已经非常稀缺 。 另外当今的所谓籽料 , 大多数是经过人为加工 , 上面的玉皮有些干脆是人工做出来的 。 因此当今所谓籽料 , 其实都是山上玉矿开采后再加工的产品 。 在当今的玉龙喀什河中 , 可以说是一到秋季枯水季节 , 都会有数万人包括几百台大型挖掘机 , 一起把河床挖个十几米 , 翻个底朝天 , 连几百万年前的河底鹅卵石都给翻出来了 。

但是真正的羊脂玉籽料仍然是像大海捞针一样罕见 。 在整个和田玉的开发历史上 , 单体超过10公斤的羊脂玉籽料 , 历史上一共只记录了2块 。 一块是乾隆年间发现 , 立即被万里迢迢地送到京师 。 另外一块是 1998年发现 , 是在深度河床内被挖掘机翻出来的 。 如果单纯靠人力寻找和挖掘 , 发现这块新奇料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 那么前前后后说了10篇 。 在基本论证清楚 , 不论和氏璧还是传国玉玺 , 制作材料几乎不可能是羊脂玉之外的其他材料之后 , 那么传国玉玺本身的流传疑点则同样不少 。 现在网上关于传国玉玺的大小和材质的说法都不可信 。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已经充分论证 , 用和氏璧改造而来的传国玉玺的方寸绝不会超过5厘米 , 现在动辄说传国玉玺10厘米见方的说法都近乎笑话 。 唯一还可信的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8个文字 。

【文玩|传国玉玺到底到哪里去了?(十)】传国玉玺制作成功后 , 在秦代只传了2代 。 这和秦始皇准备万世一系的想法大相径庭 。 其实在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 , 传国玉玺就神秘地消失了一次 , 然后又莫名其妙地回来了 。 这又是怎么回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