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乐成:捧着一颗心来呵护患者健康做肝病防治孜孜以求的耕者( 三 )


2008年5月 ,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 于乐成作为原南京军区野战医疗所和应急医疗防疫大队的骨干 , 紧急赶赴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山区从事医疗防疫两个多月 , 克服重重困难 , 为战斗在最前线的救灾官兵送医送药 , 为灾民们送去急需的医疗救护和心理疏导 , 并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了多起传染病疫情 , 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军医的担当 。
2019年10月 , 于乐成奔赴海拔约4700米的西藏安多县人民医院 , 克服高原反应 , 帮助筹建感染病科 , 助力医院成功评选二级乙等医院 。 援藏期间 , 他还向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兼感染科主任石荔教授请教西藏地区感染病防治情况 , 并在安多县积极推广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牵头、旨在全面推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率迈向新台阶的小贝壳计划 , 以实际行动助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到2030年基本消除乙型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
2020年2月初 ,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迅速蔓延的危急时刻 , 于乐成主动承担起联保部队某医疗队感染控制组组长、火神山医院感控专家组成员、发热及相关不适应急处置专家组组长、传染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置专家组组长、中暑预防和救治小组组长等职责 , 在隔离病房优化设计和改建、四十余项感控制度和流程的制定及监督执行、医务人员感控技能培训、医疗区新冠病毒沾染监测、危重病例会诊救治、患者安全出院标准落实、疫情防控技术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 在胜利完成约70天的艰巨抗疫任务、从武汉天河机场撤离时 , 改编《十送红军》低沉萦绕 , “山河无恙 , 幸得有你”横幅高举 , 让于乐成和战友们深深感受到奉献无价!
2020年7至8月 , 在长江鄱阳湖流域血吸虫疫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 , 于乐成作为东部战区总医院医疗队专家组组长 , 奔赴江西彭泽、鄱阳、都昌、湖口一线 , 冒着高温和炎热 , 为抗洪抢险的官兵和灾民们送去急需的医疗服务 , 有力保障了抗洪抢险任务的完成 。
六、跨越万水千山 , 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 用医疗援助传承中非友谊
援助贫困国家是我国长期以来志愿承担的一项重大国际责任 。 几十年来 , 千千万万的中国援外专家舍小家 , 顾大家 , 不辞辛苦 , 跨越万水千山 , 以崇高的献身精神 , 努力践行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 于乐成正是这千千万万援外专家中的普通一员 。
2012年1月- 2013年1月 , 于乐成作为中国援助赞比亚第十五批军医组组长兼内科专家 , 赴赞比亚麦纳索科军事医院工作 。 援赞期间 , 他和战友们一起 , 克服语言、时差、经费、材料、技术、人力、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困难 , 历时八个月 , 全面修复因保管不善、供电不稳及水质偏硬等问题而长期闲置的价值1300余万元的中国援助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数字X光机、血液透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他还连续加班一个月 , 将价值数百万人民币的中国援助药品的说明书译成英文 , 培训赞方药师 , 使得这些药物能够惠及赞比亚患者 。 他担负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病及感染病的诊治工作 , 白天常常无暇休息 , 晚上还要经常急会诊 。 援赞期间 , 他和战友们多次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赞比亚开国总统卡翁达先生提供高质量医疗保障服务 , 老总统动情地将中国军医组称为“我的中国医生” 。 一位阵发性房颤得以治愈的赞比亚患者动情地说:“您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 是第一位愿意在深夜来救治我的白衣天使” 。 于乐成和战友们还放弃周末休息 , 为3200名小学生及70余名老师进行了大型义诊 。 此外 , 他们还挽救了多名重病或重伤旅赞华人的生命 。 他们的辛勤付出 , 获得了中国驻赞使馆、赞比亚国防部和教育部的高度好评 , 被赞比亚国防部授予“国际合作勋章” , 被国防部长称为“伟大友谊的使者” , 被旅赞华人视为坚强有力的后盾 。
2015年4月 , 为期1年医疗援助坦桑尼亚的任务又摆在了于乐成的面前 。 关键时刻 , 妻子又一次给了他坚定的支持 。 怀着对妻子和孩子的深深歉意 , 他毅然率领第九批援坦军医组按时出征 。 援坦期间 , 他和战友们深入边远丛林、海岛滩涂、高原荒野等艰苦环境进行巡诊 , 热忱为需要医疗救治的坦军官兵服务;深入当地孤儿院进行慈善义诊 , 为多名孤儿解除了疾病困苦;纠正了多起严重细菌感染被误诊为恶性疟疾的事件 , 挽救了多名旅坦华人的生命 。 他们的事迹被《东非华侨周报》报道 , 又被《中国军网》转载 , 反响热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