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快左右为难的防疫捐款
文章插图
总想让自己的文字轻松幽默一点,飘逸灵动一点,让朋友们看完能够开心微笑,又能够静心冥思,能够从文字中领悟出一点内涵,感悟到一点韵味。可是想法很好,现实却很残酷,生活中有轻松幽默,也有沉闷和压抑,一味地轻松幽默,是不是有点肤浅和轻浮了,也应该让生活增加点厚度和浓度,让生命增长点深度和宽度。
因为微信群加得太多了,真的就是想关注也关注不过来,有很多群,我好久没有看了。今天早晨无意中打开微信,点开了老家的群。好久没有看了,累计的信息已经很多,也没有时间全部看完。就在今天早晨7:50,我们村的村支书在群里发了一个通知。
"我们村今天开始让封路封村,咱所有捐赠人员可以把防疫物资送到大队部,包括捐赠的现金可以微信的方式转给我,我会为大家登记入册,谢谢大家。"
看完通知之后我的心里颇不宁静,现在河北石家庄再次封城,疫情形势真的特别的严峻。在聊城城里还没有感觉到多么大的压力,没想到老家农村又已经开始封路封村了。
"所有捐赠人员可以把防疫物资送到大队部",看来村里是号召大家捐赠物品了,我真的还不知道呢,有点汗颜了。后面还有"捐赠现金的可以微信的方式转给我,我会为大家登记入册"。哦,还有捐赠现金的,我更有点茫然了。号召大家捐赠防疫抗疫物品我可以理解,捐赠现金又是做什么用呢?
我继续往上翻,上面是一串长长的名单,名单上是安排的村里的值班人员,在每个人员的后面凡是捐赠物品的都已经注明了,捐赠现金的也已经标注了。我的户口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从村里面迁移出来,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了。我应该已经不算是村里面的人员了,因为我还没有捐赠物品,也没有捐赠现金,所以名单上并没有我的名字。但是我父母的户口还在老家,还在农村。老父亲已经70多岁了,名单上也没有他的名字,看来村里照顾老年人不安排值班是对的,这一个值得点赞。
长长的名单上有很多人已经捐款,有捐100的,有捐200的,和我的境况差不多的同龄人在外面混的,大都捐了200元,最多的一个是我们村的一位女士,年龄和我差不多,已经在城里多年来,父母也已经故去多年,老家也没有什么亲人了,竟然捐了1000元,平常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个人,这一次竟然捐了1000元,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也许是过得很好吧,但是也没有听说呀,真的想不明白。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想不明白也很正常,我也懒得往深处再想了。
每一个人的捐款捐物都发在了微信群里,全村的老少爷们都能看得到。捐款的人可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意,对于捐还是不捐也已经无所谓了,但是还没有捐款的人看到了心里就不平静了,就像我现在的境地就十分的尴尬,十分的为难,十分的汗颜。因为大家都会比较,没有捐款的人就会心中不安。表扬捐款的人这种做法是对的,但是表扬的同时让没捐款的人感到心中不安,这是不是有点逼捐的意思了呢?于是我问了一个比较要好的伙伴:"你为什么捐了200元?"答案很简单:"因为看到大家都捐。"
看来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但是往往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找不到好的办法也只能随大流了。早餐桌上谈到这个话题,老婆幽幽地说道:"看来你的200块钱是跑不了了。"我并不是心疼这200块钱,以我目前的经济实力和能力,200块钱真的不算啥,而且如果是真的需要捐200元还我发自内心的感觉还有点少了。可是有些时候就是这样,在单位碰到捐款这种事情,一般都是领导带头,领导如果已经捐了,你的捐款只能比领导少不能比领导多,否则的话让领导难堪真的不好,这也是人之常情,社会的现实。
花钱就应该是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可是有时候花钱就是高兴不起来。特别是花自己辛辛苦苦靠心血和汗水赚来的钱,前两天老婆还说想买一双皮鞋,我就说你买呀。可她说真买的时候就是心疼又舍不得买。有些钱可以心疼,有些钱就不能心疼了,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该捐的款也一定要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造福乡邻,造福家乡,也应该是小时候就有的初衷和心愿。
推荐阅读
- 配乐散文:人生,悟透了,也就释然了
- 散文诗秋 ·之私语
- 散文《故乡的柿子树》杨利都
- 故事:散文《第一次步行下乡》陈久平
- 故事:散文《小时候的年味尽在年画中》陈久平
- 齐鲁晚报壹点号胶东乡土风情散文推荐系列朱全吉|人到浮来福自来
- 齐鲁晚报壹点号胶东乡土风情散文推荐系列:马兆伦|烟台的海
- 高朝先: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 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 「希音东听德爱声」散文,女儿的诗
- 散文|杨绛:别去窥望人家的窗帘